初遇简书,浏览了许多有趣的文字发现很多大神,没敢写出一个字。一款用着很顺手舒服的APP,遇到简书第四天,想来试试。
西北的秋寒来的那么迅猛,深处内陆的乌鲁木齐最高温度也只是在十几摄氏度徘徊,行道树的叶子也开始泛黄。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行道树虽不是枫树却有点枫的味道。
赶上国庆中秋同庆,没有选择出游,毕业的这个暑假花了很多时间,黄金周就选择在家陪陪家人。
黄金周的第二天,艳阳天,很适合出门,中午选择跟妈妈去超市逛逛。
路过的一条老街,红色墙体的三层小砖楼,砖块经过岁月风雨的洗涤有些破旧,却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复古浪漫。
每逢节假日,商圈跟各旅游景点早已是人满为患,与之相反,住宅区的街道倒是相对清闲不少。
一进超市,就被各种包装的月饼糕点迷了眼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所以啊,月饼在中秋节充当着首屈一指的角色,如果在少了月饼,就好像除夕的夜晚少了饺子,缺点了什么。
最近几年各种新鲜的月饼口味横空出世,众多口味里,我最钟意的口味怕还是古老的五仁跟豆沙了,有小时候的味道。遗憾在乌鲁木齐的五年没有吃到过陕西老家的硬壳月饼。
跟我同龄的人大多都是在城市的楼房中长大,鲜有人在十几家人同住一院的大杂院中长大。印象中儿时的中秋节总是盼望着的,因为妈妈总会在节前买好做月饼要用的原料,去月饼坊,叫上院子里的阿姨自己去烙月饼(家乡话)。刚出炉的月饼香能总引来我们一群孩子,直到一人一个分发到手,才忍再去撒欢。
长大以后,妈妈也很少再自己做月饼,多是去月饼店买些回来,好在老家可以买到儿时的硬壳月饼。如今身处异乡,每到中秋,总会怀念当年的味道。
回家路上遇到卖枣子的,就买了些回去,这脆枣也是我家每年必备。
花卉市场就在我家附近,看到从市场出来的人个个都抱着花,我不禁想进入瞧瞧,看看能不能给家里添置几盆。
花草都是原图,真的很美,能在秋日的傍晚一饱眼福很是知足了。
花卉市场出口处的拐角有个水果摊,卖水果的大叔在忙着给顾客介绍,因为位置好,虽是傍晚时分,生意也不错。
从市场出来右拐一百米左右有家打馕店,之前一直没吃过他家的,今天尝了一个,味道不错。
看到商铺门前的五星红旗,有种说不上来的激动,忙碌的城市需要这样强烈的仪式感。
总是想用镜头记录下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好的坏的假以时日都会成为谈资。
都是些青涩的文字,虽只是记录生活,可没有功底的语句单调的很难让文字活跃,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晚安
2017.10.03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