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陕西师范大学基地要举行名师成果交流会,今天我又得出差。这段时间出差太频繁,觉得惭愧,有点不务正业了。
这次带出来的书是程红兵的《好的教育,面向未来》。因为四月份在海口听过程校长的报告,很有感触,特意从网上买来他的著作来研读。
程红兵校长原来是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后来调到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的位置,干了几年,觉得行政工作无趣,就跳槽到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当校长。如今退休了,回到上海金茂学校当校长。
他这本书主要是写人,影响他教育人生或他高度认可的教育工作者。用他的眼光、经历和情怀,刻画教育生活里“真正”的名师,“真正”的大家,从而给我们以启迪,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毕竟是语文特级教师,程校长的表达是一种清新的存在,好似一位思想者在你的身边介绍他的诸多朋友。
从他的文字里,我可以隐约感受到他想传递给大家的三种教育价值观:
好教师,需要自主建构
程校长最钦佩的老师就是于漪先生了。于老师2019年被评为人民教育家。程红兵校长说,为什么是她而不是别人?因为她已经成了一个可信度极高的品牌了。她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尤其独特的话语方式。但是她永远是创新但不偏激,公允但不守旧;切合实际,适度超前。于漪先生说,她上了一辈子语文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语文课。这就是于老师的胸怀和谦卑。
为什么不少老师成名很早却流星般陨落,因为缺乏内在的自主建构。自主建构,会让我们总有一份责任驱使自己不断向前,总有一份良知驱使自己不断努力,总有一份情怀驱使自己永不言弃。
我又想起华为识人的五项素质:主动性、概念思维、影响力、成就导向、坚韧性。
好教师的自主建构与这五项素质息息相关。
好教育,需要指向未来
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哥顿.布朗曾经说过:“要当一名教师,首先要做一个预言家。你的教育不是为了今天,而是要为了学生们想象不到的未来做准备。”
我们提出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三大类,六大项。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美国的核心素养是关键的未来技能,6C概念:创造力和想象力,批判性问题与问题解决,沟通,合作,品质教育,公民的权力与义务。
现代社会是多样化的,教育如果还是单一化,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应该和不同文化和不同特点的人交流,走进他们,读懂对方。
100多年前的杜威就说过: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教育必须要创新,才不会被社会抛弃。那么教育创新的路径在哪里?战略布局、培养目标、技术创新、课程变革等等。
未来的学校需要更换跑道,这与教育技术也息息相关。以后我们不需要太多竞争,而是让不同的人走不同的道路。
好学校,需要彼此关联
程校长说自己每天早上,几乎都会在学校门口迎接来上学的孩子。窦桂梅校长也是这样做的。我也曾这样尝试过,后来实在是精力不济,没有坚持。本部4000多名师生,每天早上在门口迎接师生,至少要一个小时。现在采取不定期到班跟孩子们聊天的方式,也挺好。
迎接孩子们,是为了什么?绝不是作秀。而是校园的自然生态。
校长的生活常态应该是围绕是孩子转,应该和老师们在一起,而不是围绕教育局长转,不是整天和校长们坐而论道。也就是说,校长不能做开会校长,不能做概念校长,不能论坛校长。教育家型的校长一定是在和孩子们的日日交流中产生的,一定是在和教师们的天天沟通中产生的,这是必要条件,没有日积月累的长期浸淫在校园里的生活,任凭他人或自己再如何打造,也还是成不了让人信服的教育家。
人的深度关联是教育产生的前提。我们还可以从校园布局里加以改革。
从工业化校园走向智能化学园,建设绿色、智能、泛在互联基础设施,随时随地共享优质资源,集成智慧的新学习场景。校园要从静态化走向动态化,增加校内空间的灵动性。当然学校还要从训练式营园走向成长性乐园,建设促进交流的人文环境、优美核心的自然场景和充满诗意的艺术空间。
从程校长的这本书里,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他把金茂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为“连接世界,对话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