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风南浦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大体是说:能百度的到的东西就不要去麻烦别人,因为这样一是会耽误别人的时间,二是会显得自己比较蠢。自己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是一种有教养有情商的表现,一遇到问题就发朋友圈求助或者问其他人会令人觉得很讨厌。
看完之后,我细思恐极——这是在说我吗?难道我已经蠢到没朋友了吗?
每当看到这个带有嘲讽语气段子:“能百度到的问题还问我,你是不是喜欢我啊?”我内心都会默默地回答:“不是啊,我是真不知道啊!”
没错,一般遇到问题,我的选择是先问其他人,如果不明白,再去百度,用百度来的答案充当一个辅助工具的角色,而不是上来就去自己度一堆或许看了也不明白的东西。
如果你遇到不懂的问题,首先说明你对这个领域是不了解的,对于不了解的东西,即使给你一堆的百度资料,对你来说也是一脸懵逼。而且,网络上的信息数量庞大,内容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你很难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魏则西事件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所以,遇到问题,开口求助,我认为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然而,在这之前,我也是一个怕麻烦别人而羞于开口的人。
02
由于不是新闻类专业出身,之前也没有做过和传媒相关的实习,所以刚来到编辑部工作的时候,我对于各种事都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清样是什么?比小样好吃吗?
黑马是什么哪种马?
白名单是花名册吗?
四封是开封的弟弟吗?
……
当时,我遇到问题就自己悄悄百度,可是百度上的东西很多,但是有价值的却很少,而且很多问题是度不出来的。
我很想去向前辈们请教,但是看到大家都那么忙的样子,又不好意思开口,一是怕显得自己业务水平不高(其实当时跟本就没有),二是怕耽误别人工作。偶尔问别人一个问题都要愧疚半天,生怕浪费了别人的生命。
有一次开会,主编大人问新编辑有没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我弱弱地说:“请问能不能搞一个培训手册啊?因为有很多东西还不太明白,问老编辑们的话怕影响他们工作。”
结果前辈们说,其实之前是有一本《培训指南》的,但是因为太厚,新人们根本不会有耐心看下去,而且可能看完之后还是不会操作,不如手把手教学来得快。并且,他们还鼓励我要多学多问,这样才会更容易上手。
于是,我遇到工作上的问题都会厚着脸皮去向教前辈们请教,前辈们也很乐意和我分享经验。在这个教与受教的过程中,老编和新编也渐渐熟络起来,这种情感上交流是你怎么度也度不到的。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闷头百度是多么的可笑。不仅耽误了时间,降低了效率,也失去了与人交流的机会。
搜索引擎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它能你提供方便,快捷,实效的资料,却怎么也不能教给你如何去实践它。
03
经常看到有人会发这种的声明:“能百度的就别来烦我,它比我知道的多!”
这种人对于别人难免缺乏了一点耐心,让求助者望而生畏。可是轮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真的直接百度吗?
有天晚上,我要休息了,突然收到J小姐发来的微信:“啥叫白名单?是要求别人转载的时候不能改格式的意思吗?”
J小姐平时负责学院官方微信的管理,我认为她应该熟悉这些基本的东西,所以当她问我这个基本问题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不耐烦,飞快地打了两个字:“百度。”
打完我就惊呆了,之前还在反对“百度小能手”的我怎么也会做自己原本讨厌的行为呢?我的脸被自己啪啪打的生疼,于是删掉了那两个字,耐心解释起来。
那天J小姐问了我好多问题,我还是强忍着困意,耐心给她一一作答。
像这种基本的工作问题,其实百度就可以做到,为什么还要去问别人呢?我觉得这不是懒,而是对朋友的一种信任:因为我相信你懂,我才会问你;因为我相信你,你会比百度更可靠。这又何尝不是培养感情,增进了解的一种途径呢?
所以,遇到问题,我还是喜欢先求助万能的朋友圈,因为我知道,朋友圈里总会有大神给我比百度更加靠谱的答案。看到有人回答我的问题,也会感到无比的温暖,这样让我觉得,虽然大家相隔万水千山,却对于彼此真实地存在着。
04
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是不同的,所以当你有了疑问,真的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开口,总有懂的人会为你解惑。同样,当有人问你问题的时候,请多一些耐心好么?
百度可以告诉你今日新闻,百度可以告诉你股票涨跌,百度可以告诉你范冰冰的体重,黄晓明的身高,但是它永远不能告诉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是多么的近。
不要再一个人闷头百度了,张开嘴,放下傲娇的自尊心,把你的问题勇敢地问出来吧。
能百度到的问题还问我,你是不是喜欢我啊?
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