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座位安排都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小组合座也不例外。经过调查,小组合座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组员之间无节制聊天。
无节制聊天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老熟人(臭味相投)相遇格外亲切,二是无心向学打发时间。两种情况都是学生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制力,通过他律形成自律。即通过班规或组规给无节制聊天的学生上个紧箍咒,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控与跟踪,无节制聊天的情况就会减少。如果班级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就要从班级的层面出台相应的班规;如果只是个别小组有这种情况,就可以督促小组出台相应的组规。不管任何层面的规则都要以听取尊重学生的意见为基础,因为只有这样规则才会起到该起的作用。如果班主任想要自上而下推行某项决策,则一定要遵循自下而上的工作思路,这样才能达到当初设定的目标。
2、班级内部易形成小团体。
小组合座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小团体,这是很多班主任忌惮小组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什么小组合座会出现小团体呢?原因有三,一是小组成员固定,没有流通的机制;二是班集体建设太过倚重小组制;三是未形成和谐互助包容奉献的班风。针对原因一,可以适时适度的让小组之间的成员流动起来。比如实行“小组交换生”制度,在不打破原有小组建制的基础上定期定量交换小组成员。针对原因二,班级在组织活动或安排任务时,适时打破小组的界限,呈现班级共有愿景,把建设小组和发展班级两者协调起来。另外,班级评价方面要多元化,除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还可以有一科代表、宿舍长等为单位的评价,这样能平衡单一小组评价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原因三,班主任在班风建设上要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分步骤按计划逐步推动。比如新学期班主任就提出和谐包容的班风,然后围绕这一班风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这种舆论的包裹中学习生活,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这样的班风。
如果班级出现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小团体,要及时分化、同化。比如,小组重组。
3、组间交流少、关系疏远
班主任要创造机会以加强小组之间的沟通。小组交换生制度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小组有交流,就3年一个周期而言,小组交换生还远远达不到小组之间高度融合的要求。因此,班主任在专注小组建设的同时,也要把小组之间的交流融合、班集体的建设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要知道小组制最终走向的是班集体的融合和发展。
4、看黑板累
如果小组合座实行的是第一种合座方式即前后排式,则不存在此种情况。如果实行的是第二种前后排式或第三种多边形或圆桌式,个别同学就会侧对或背对黑板,这一情况不可避免。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长时间的一种坐姿一来容易疲劳,二来对学生而言时不时换换坐姿有利于成长发育。需要长时间面对黑板时,可以把桌子临时摆正或者把座椅的方向调整(座椅调整为正对黑板)。这在高年级比较难实施,因为课桌上下有比较多的书籍,教室空间拥挤逼仄,一旦调整会浪费很多时间。
5、个别学生融入小组有困难
一般情况下,融入小组有困难的学生,也比较难融入班级,不管是那种座法,他都会跟班级有距离感,甚至格格不入。这显然不是小组的问题,而可能是学生个人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存在这种情况,班主任就要及时召开小组会议,或者逐个约谈小组成员,已达到宽容包容帮助该学生的目的。另外,也要经常关心该学生,取得该学生的信任,逐步帮助他开展正常的社交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给他调换小组或单人单座。
6、小组内部不团结、没合力
出现该问题,说明班主任的小组建设不给力,包括小组活动、小组成员组成、小组跟踪指导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也可能是组长不给力。班主任对这样的小组要跟踪指导,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班级能够有一席之地。同时,选好组长并树立组长权威。也可以及时调换小组成员,换一些新鲜的血液进来。
7、小组懈怠、自满
如果出现此种问题,一定不是一个小组有这样的问题。班主任要反思在小组运行、小组评价等方面的所作所为是否合情合理,是否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小组和班级的热情激情。这就提醒班主任要守正出新,要不断学习,在加强日常小组建设的同时,不断创造性的开展小组工作、班级工作,在动态中寻求小组发展的潜力,在平衡中找到小组建设的要义。
8、男女生的各种不方便
其实,所谓的男女生的各种不方便,主要是女生有些隐私不愿意让男生知道。比如女生有时候课间需要用卫生巾。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正确看待理解男生女生身体上的差异和不同。其余的不方便大多是抠鼻子、偷吃零食之类的不好的习惯,我不觉得这是问题,恰恰相反我觉得这其实是小组合座的一个优点,用别人的眼光来规范约束自己。它能促进小组的每一个人都成为高度自律的人。
其实,所有座位的问题都不是座位的问题,所有座位的问题都是班级建设的问题,都是班级中的学生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只要以人的成长为中心,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筹划活动、积极发展班级,不但小组合座的问题会得到化解,小组制的班级也一定会团结向上、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