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一个定律,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源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后来被经济学衍生,表意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在教育认知领域,随着家长、教育工作者、科学专家对阅读的重视,著名任职科学家斯坦若维奇Stanovich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儿时喜欢阅读的孩子,长大会更喜欢阅读,且孩子的认知能力会随着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延展得到增强。后来他提出了这一术语“阅读上的马太效应,反映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获取与学习能力通常成正比,阅读能力获取的早,后期也更容易成功。反之,早期阅读能力的缺乏和空白,极可能造成后期的阅读困难。这一点在Dr. 魏的家庭教育宝典智力脑的开发讲解中也有所提及。
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斯坦若维奇的解释是。
1、 阅读力是认知力的重要构成,两者相辅相成。从阅读力到认知力的转变有着一定的逻辑,阅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通常很好,这又促使他更喜欢阅读。越读越喜欢读,越读越爱思考,渐渐形成良性循环。
2、 阅读获取越慢,越不重视,阅读低浅,弱小、低迷。环境、文字对孩子的刺激更少,连接和思考力更弱,。越不读越不喜欢读,容易形成负向循环。
对照许多家庭教育,斯坦若维奇的观点适用于绝大多数小孩。他所说的阅读马太效应,关注的是早期外界刺激、图文启发、以及一个累积优势,正如一个人的成功并非一日而就,需要一个累积,这个累积可以理解为不断的循环。就好比我们通常听到的心灵鸡汤,“优秀是一种习惯”。确实,放在此处,如出一辙,阅读也是一种习惯,就像每天需要进食、呼吸空气一样日常,日积月累下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会显现,可能是两三年,也可能是好几年,好十几年。
在我看来,阅读的马太效应也适用于青少年、成年人。当今社会所传递的讯息是:读书比什么都重要。但事实是并不是所有孩子对读书都欢喜。好读书的孩子更容易赋予‘好孩子“的标签,反之,顽皮、吊儿郎当的孩子则更容易给予‘坏孩子’、’不务正业‘的标签。但读书和阅读确实是两码事。读书好的人未必真会阅读,未必获取了多少阅读。会阅读的人,未必把心思都花在读书上,因为课本知识对他们实在不够用。
现在非常出名的两个胖子,一个是罗永浩,一个是罗振宇。两个老罗人物形象一站出去,都有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也都会令人忍俊不禁,看一眼就笑意盈盈,比小鲜肉有内涵,耐看,他们都是心宽体胖,为人善良有智慧,都是演讲界的精英,也都是阅读过许多书籍的人。尤其是罗永浩,高中肄业后,自己躲在家里看了好多书,之后自学成才,当过新东方英语老师,办过培训班,现在是企业家。越是成功的人越会在阅读和实践中自我成长。他们丢弃不了阅读。
记得树妈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思考一词。文中这样写着:
书有种力量,它在不知觉中推动着我。一拿起书,心底或许有一种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躲在心底,寻求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这是一个既伟大又很卑微的欲望。无论匆忙还是悠闲,都可静静的品茗一本书。在其中探望自己,探望他人,探望这个世界。
有时你不需要创作画面,你的语言就可以成为画面。所以孩子,去感受语言和文字,它们在你人生中所展开的绚烂和美,助你一点点剥离。外露和内隐,都可以在文字之下完成。文字中有怒气,有思想,有情绪,有平实,有浮夸,也有功利、媚俗。文字可以捧为上上策,读得懂的人方能理解你。
别人问我,看过这么多书,你到底看到了什么,我只笑笑。时间生命飘忽不定,逼着你跑。生活是个碎裂的过程,之后化为能量。我不断寻求并逼近一个真实的自己,将自己逼近极限。
树妈说
阅读在还未出生时就要开始。孩子始终伴随着故事成长,成长本身就是一份份阅读。放开孩子的想象力,表达、讲故事、看书,为他们的想象力筑巢。没有约束,自由发挥,以个性和喜好为导向。从此悦动孩子的人生。孩子的思维靠他自己去创造,去获得,作为父母的我们只能算作是一种引导。
--END--
注明:文中图片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