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的一大特点,是虚构与历史结合得很出彩,形形色色人物当中,有的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有些人物是虚构的,在历史上却是有原型的,只不过有的人与原型的重合度比较高,有的重合度比较低。无数金庸迷喜欢的悲剧英雄乔峰就是其中之一。
乔峰的历史原型是谁?说法五花八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乔峰是一个与历史原型的重合度比较低的人物。有人说原型是耶律仁先,有人说是萧挞凛,有人说是慕容翰......这些人的某些人生片段确实与乔峰很相似,除了他们,这样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
看过《天龙八部》的朋友都知道,乔峰走向悲剧,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身世,术赤与此相似。
成吉思汗刚刚起家的时候,他的妻子孛儿帖曾经被蔑儿乞惕人掳走,在敌人的阵营里待过一段时间。孛儿帖被抢回之后没过多久,就生下了术赤。从一出生,关于术赤身世的流言就不绝于耳,直到他客死他乡,流言都没有断绝过,这也奠定了术赤一生郁郁寡欢的基调。
他到底是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呢?在这个问题上,成吉思汗的表现有些含糊,一方面,他对术赤不错,也很倚重;另一方面,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三缄其口,没有公开声明术赤就是自己的亲骨肉。法国历史学家格鲁塞认为,“成吉思汗可能也认为长子术赤就是蔑儿乞惕人之后”。
蒙古军第一次西征之前,为了避免不测,成吉思汗在出发之前打算确立继承人,就此事征询四个儿子的意见。
他先询问的是术赤,“汝乃朕诸子之长,汝意下如何?试言之!”
术赤还没有开口,察合台就杠上了,当场撕破脸皮,诟骂术赤身世不明,“父汗先问术赤,莫非是欲立术赤为太子么?彼(术赤)不过拾自蔑儿乞惕部一私生子耳,我等怎可让此等之人登汗位!”
术赤大怒,“父汗尚且未在我等之中分彼此,汝怎敢如此待我!凭什么?汝有何德何能,敢自视优越于我?汝但以令人厌恶与狭隘之刚烈粗暴胜过我罢了!”
两人都是暴脾气,撕得难解难分,怒不可遏,情急之下打算用武力解决问题,幸好被众人劝解开才了事。经过商议,最终确定的汗位继承人是窝阔台。
察合台是真不给术赤面子,当面就让术赤下不了台,说他是蔑儿乞惕人的私生子,打了术赤的脸,也打了成吉思汗和孛儿帖的脸。或许本来他还有那么一两分继承汗位的可能,这一开口,全完蛋了。在这次会议上,成吉思汗意识到了四个儿子的分歧很大,即使确立了继承人,他们在未来也可能会发生内讧,所以,关于蒙古帝国的未来,他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汝等无须并效于朕前。后土宽广,江河众多,天高地阔,朕将令汝等各治一处,分镇营此宽阔之邦,各守封国。”
看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会迅速四分五裂。因为成吉思汗本来就打算把这个大帝国分裂开,压根儿就没想建立统一的大帝国。
从小就因为迷离的身世而活在歧视的目光里,术赤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这可不比乔帮主的压力小。乔帮主好歹还能确定自己就是契丹人,而术赤呢?直到死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术赤跟乔帮主一样,貌似粗豪,实际上有勇有谋。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诸部和第一次南下攻金期间,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蒙古军第一次西征期间,他更是立功无数。西征蒙古军的作战方式是很恐怖的,术赤率领的军队也是杀人如麻,不过,与其他人所率的军队相比,他的表现比较宽仁(只是比较),最早使用了利用本地人治理本地人的策略,边打边抚,手段更为高明,并不是一味杀杀杀。西征中后期,成吉思汗确定了术赤的领地(即后来所谓的钦察汗国),从此,术赤永远留在了这里,没有跟随成吉思汗返回故土。
《天龙八部》当中,阿朱问乔峰的愿望,乔峰说想抛开一切,到塞外无忧无虑地放牧。术赤也有一样的愿望,也想做个安安静静的牧人。不过,处在那样的位置上,做什么早就由不得他们了,愿望仅仅是愿望。
乔峰一死,消除了一场兵灾;术赤一死,同样也消除了一场战争。
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当中,术赤的封地最远,与成吉思汗所在的大本营相隔数千里之遥。1227年,成吉思汗病重,术赤没有来探望,成吉思汗大怒,打算出兵攻打术赤,然而没有过多久,他就见到了远道而来的使者,使者告诉他——术赤来不了啦,不是不想来,是不能来,因为重病,他在好几个月之前就死了。
乔峰的原型究竟是不是术赤呢?不知道,以上所说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真相。术赤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骨肉呢?不知道,同样没有真相。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真相.从古到今,从真实的历史,到虚构的小说,没有真相的事情是无处不在的。当然,越是没有真相的东西,也越是大家爱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