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说家:王龙玺
我想我们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其实是一位女性讲的。我想她非常深刻的描绘了一种让人不安的状态,那就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面其实存在一种非常强大的规则。一方面这种规则很小心翼翼地去劝说女性避免苟且,另一方面它又不遗余力的阻止她们追寻诗和远方。
那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突然涌现出了不少的女德班,教年轻的女孩,可能就像我们在场的各位一样,去恪守妇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是所谓女德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看似源于传统文化,实际上对于现代的女性毒害很深。
我曾经和一个许久不见的朋友一起去聊天,一开始的时候气氛都很轻松,直到我问到你和你老公最近怎么样?我感觉到当时空气突然凝固了几秒,然后她就看着我,眼泪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当时内心非常的慌张,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过了一会,她开始跟我讲她自己的故事。从小到大,她的家教就非常的严格,父母跟她讲,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要想,并且严格的限制她和男性交往甚至是接触。所以大学毕业之后她去香港读了研究生,也就在这段期间她遇到了她现在的先生。
她当时觉得她的先生对她实在太好了,所以两个人很快就步入了爱河。但是过后她才发现其实先生对她并没有那么好,仅仅是因为在过往的经历中,她从来就没有机会和男性有过类似的接触,所以只要当时一点点的好,对她来说就是无限的温暖。可是婚后她突然发现其实两个人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理解、态度、价值观、亲密关系,都有很大的差异,让她非常的痛苦。那个时候婚姻对她来说并不是一种幸福,反而是一种非常沉重的负担。
在整个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她一直在非常平静的给我叙述这些事情,但是眼泪一直在无声的往下流。你可以想像那个画面,当时让我的内心非常非常的震动。后来她跟我讲现在她感觉好多了,因为她刚刚怀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未来她觉得可以把自己主要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你知道其实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当时心里非常的难过,因为那个时候她才28岁。对于女性来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青春和美好的年纪。我觉得人生那么漫长,她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就放下了对于爱情那种非常甜蜜和温暖的期待。
在我们这个社会,我们其实都知道离婚的成本对于不同的性别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即便她遭受了家庭暴力,我们也时常能听到,算了,忍忍就过去了,离婚的就没人要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文章,它劝及女性要顾及家庭的和睦,这也许是好的。但再往后看,它告诉我们离婚是一种错误,是一种罪孽。这就是严重的不公。
我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是已经结婚的,那其实我们国家民政部门以前颁发的结婚证是红色的,离婚证是绿色的。可是到了后来离婚证也变成了红色。我今天并不是要鼓吹离婚是好的,我只是想跟大家分享离婚和结婚一样,它既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但是无论好坏,它都是一件寻常之事。
我们再可以看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有一个女孩被一个国际名校录取,然后假期的时候她的母亲带她去了丽江。每天母亲就鼓励她到处去泡吧,然后和不同的男性交往约会。白天的时候游山玩水,晚上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关上门讨论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各种的技巧和表现。母亲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她不能陪伴着女儿出国,所以为了避免女儿被骗,她需要提前的了解男性在交往过程中各种的套路和技巧。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她才能够很好的应对各种各样的状况,从而真正和异性进行健康、负责的交往。
我知道听起来这种做法可能和我们长久以来所坚信的教育理念完全的矛盾,甚至是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但是从性教育的角度来看,它也许未必适合普及,但的确是有道理的。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跟年轻的女孩,我们是不能去谈论性和恋爱的。她们自己也不能说这些,否则人们就可能说她们不知羞耻或者道德败坏。小时候我们避免她们恋爱,长大了马上就催婚,仿佛一切都能无师自通。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技能是不需要经过练习就可以被掌握的。无论是灾害逃生,职业面试,还是如何与喜欢的人相处,并且做出健康、安全的选择。
在这个社会诗和远方固然很美好,但并不是每一个女孩都有机会读到诗或者走向远方。今天我可能要讲一个听起来非主流的观点,那就是对于女性来说,社会规则或许会帮她们避免一些的风险,但绝不会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幸福。离婚、失恋以及其他的一些遭遇,其实和高考失败、生病、失业一样,都只是漫长人生中可能遇到无穷风险中的一种。
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并不是把所有的女孩关在笼子里面,避免她们碰到所有的风险,因为这不可能。而是去培养她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重要的,我们要让每一个女孩都拥有,无论经历什么样的痛苦,都能够从中走出来,并且重新面向未来的勇气。因为没有人能断定一个经历对一个人的更长的人生周期里,究竟会产生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
我想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每一个导师,大家一定都认识那么一些人,正是因为过往的经历才让他们学会和拥有了那些美好的品质,比如坚强、勇敢、豁达,还有爱。
1949年的时候,法国的学者波伏娃写出了震惊世界的著作《第二性》。人们开始理解女人其实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这个社会,特别是对男性所塑造的。波伏娃在她的书中写到:“人们将女人关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们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她们的翅膀,却哀叹她们不能飞翔,但愿人们能开放她的未来,这样她就能避免被迫待在现在。”
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希望未来的女性能够不因社会规则而让生活限于苟且,那就让我们放开那些女孩,让她们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