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写作挖掘什么?答:人性。
小时候听评书听广播剧,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都是被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所以想象中的小说就是讲故事。
上学了,语文老师把林黛玉进贾府讲得绘声绘色,先把学生引入故事氛围,沉浸式体验美感,又跳出圈外讲怎样塑造人物,通过哪些手段揭示人性的贪婪自私狡诈等等。
因为一个老师爱上了一门学科,从此不可自拔,我记得语文课本字里行间都被我用圆珠笔填得密密麻麻,后来不知被父亲当废旧物资卖给了谁,便宜了废品回收站。
化学课一般偷着看小说。曾经有一段时间迷上外国文学名著。看来看去,一个套路:人们求而不得的东西最珍贵,无非两大主题,就是婚姻爱情要自由,不要战争要和平。压抑太久压迫太重的东西要解放。价值观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一脉相承。这个所谓的东西,还是人之本性。
人类天性是贪婪的,除非他是圣人或傻子。或者物质或者精神。
《教父》跟《狂飙》的异同?年代不同了,文化不一样,不是一个大陆板块,不要紧,人性都一样。
人跟动物不同,跟软件不同,人的大脑太发达,胜过一切智能算法,不要太迷信什么传说中的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教育。人的发散思维和情绪表达、人生阅历都有不可复制的多样性,人工智能是有限的。简书每天上榜那么多优秀小说,都在写人,仍在狂飙,远远没有结束。
谁都不知道浩如烟海的银河系内到底有多少种人的活法,因为人已经在探索太空了嘛,科幻片都到流浪地球②了。
有次去贵州出差,我住在山区县城一家很寂静的酒店,下了十几天的雨,床铺像湿了水,夏天要用电热毯。实木装修的卫生间霉味扑鼻,我甚至打死一只蟑螂模样的虫子,那时我担心会有蛇出没。然而,实木墙壁上竟然长出一堆木耳,酒店服务员还不舍得摘除,他们在木耳的旁边创意地挂上一个玻璃小瓶,插了一棵多肉,多肉的根赤裸裸地展示给旅客,我围着它多角度拍了很多照片,那晚我睡得很踏实。尽管装修落伍、蓬荜生灰、氛围可疑,人性依然被揣摩与迎合着。
因为生的希望,这种人性里面绝妙的、细微的、个体的东西永远也写不尽,说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