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林在《法的目的》里面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发自人们的内心,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维持社会正常秩序。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中间的灰色地带,最难以判断是非对错。卖假药犯法,是因为假药不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有可能危害到人体生命安全,可是如果这种药能救命呢?
国产保护月的亮点之作——《我不是药神》里面的主角程勇,面临的正是这样子的矛盾。
穷困潦倒的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为了挣到给父亲治病的医药费,走上了贩卖印度仿制药的道路。
因为具有国家药品局认可的正规药四万一瓶,如此天价,成为众多慢性白血病病人吃不起药,活不下去的负担,所以当程勇带来了具有相同药效,但价格却少四倍的印度仿制药时,他们蜂拥而至。
用贩药给他人救命赚回来的钱救自己父亲的命,这时的他,只是一个为己的人。
后来,为了家庭他金盘洗手,不再走私药品,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但是,种种的变故,程勇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脱离这一条路,他的离开,更是带走了所有病人的希望。经历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后的他,带着救命的药,回来了,甚至不计成本地买药,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病人看到生存的曙光。
这时的他,变成了救人的“神”。
责任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超英“蜘蛛侠”。蜘蛛侠同样出身平凡,在他身上一个最明显的特征词就是——责任。
因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他说,如果你有能力解决困难,却不行动,那么一但有坏事发生,就是你的责任。
程勇何尝不是?
什么叫超级英雄?超英就是拥有超越普通人的特殊能力,并利用这种能力去行侠仗义,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壮举和英勇的行为,保护市民,与恶势力搏斗的能力者。
对于程勇,他没有过人的超能力,但是我相信在各种被救助过的患者心目中,他已是英雄般的存在。
因为自己曾经亲手给他们带来过生的希望,却又因为自己的退出与不作为毁灭了他们生命的烛光,于是在重新回到众多无助绝望的病人群体中时,程勇的内心,他的道德良知,让他无法再漠不关心,他也不愿再置身事外。
一句“就当还他们的”,背后是过去一年里对病患们的愧疚,是想尽自己全力去补偿病人,去救赎自己。但其实我想说的是,他从来不欠他们什么。
程勇并不是白血病人,他家人也不是,他原没有任何的义务去冒着坐牢的危险去走私贩药,但是,他做了,义无反顾。
我想在他心里,他也一定坚信着如果他能为别人做点好事,他就有道德意义上的责任去做。正因如此,他主动背上了“欠债”的罪名,认为自己必须要尽他最大的能力,为病患们重新做点什么。
这不是选择,而是责任。
人物
具有真实背景的故事,搬上大荧幕就意味着不可避免的戏剧化,而戏剧冲突则让每一个人物的个性更加突出,形象更加的立体饱满。
程勇从一开始唯唯诺诺的市侩底层人物,到最后宁愿自己坐牢,也要带给他人希望荣光的“药神”;
老吕从看到儿子第一眼时放弃自杀的念头,到最后因为没钱治病,不愿拖累家人,想要留给儿子生活的希望而再次选择自杀,从乐观到绝望,但在看到家人时也还是会欣然一笑;
黄毛从最开始的阴沉自我封闭、性格暴戾,到后来的单纯天真,以及想要保护卖药救人的程勇的奋不顾身,而在狂野的黄毛伪装下的他也只不过是一个20岁想要努力活下去的大男孩而已;
还有为了救患病女儿不惜卖身风尘的单身母亲思慧
永远说着“God bless you”的刘牧师
深受内心法与理的纠结痛苦后毅然选择放弃前途而放手假药案的警察曹斌
影片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就连小配角也让人无法忽视其存在,他们内心的冲突,外界的矛盾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们的无奈、挣扎与绝望。
片子里没有刻意的煽情手段,也没有过多渲染悲情的BGM,但是深深切切的悲伤却从心底里一直蔓延,久久不能逝去。
希望
“沙漠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的某一个角落藏着一口井水。”
希望就像是这口井,如果你在没有看到这口井的时候,就断言这片沙漠毫无生机,那终将是无法越过这漫无边际的荒芜,因为心中早已失去了信念——一种支撑着求生的信念。
那瓶仿制药,是慢性白血病患者们的希望;带来仿制药的程勇,是他们眼里比肩神明的存在。
影片最后一幕,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曹斌站在光影交错的树荫下,悠闲放松地依靠在车旁,等待着眼前的程勇缓缓往自己走来……
那一幕,一改前面灰暗的画面,温暖得让人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很庆幸,能在影院中看到这样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把“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带到大众的视野里,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社会上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没有一个社会或国家是十全十美,毫无缺点的,但总有人在改变着这个状态,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更多人更幸福地活着。
就像程勇在电影里面说的那样,他希望那一天能早点来,而我相信,一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