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阅读而产生的孤独感,在读了区区几本书后是体会不到的。只有连续读完几十本几百本书乃至更多书,这种感觉才会慢慢萌生。
因为所在专业的缘故,有时候感觉自己过的也是一种“孔夫子搬家——尽是书”的生活。初进大学校园时,尽量把行李箱腾了又腾,就是为了多放些舍不得只留在家的书,却把那些替我帮运箱包的同学累成狗。。或许到真正离校的那一天,如何处理积压在宿舍已久的课外书仍是一个大麻烦。但能肯定的一点是,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它们还会在我身边。
一直有人说中文专业闲得很,平时能做的事不就是喝喝茶看看书吗,对此,某韩是很想吐槽的。
身在中文系,才知道自己该读该学的东西是如此的多,老师在一学期中所开的书单也远不能代表古今中外文学的必读内容。
对大部分人来说,阅读似乎就等同于读些流俗的心灵鸡汤,在某文学网站上看些轻松易读的小说,对中文系的我们来说,却绝非如此。
当阅读从爱好变成任务,就不只为了放松。厚如砖头的名著是无法拒绝的,对很多人来说晦涩无趣的古文字也是要努力破解的密码。有时候别人在读另一些休闲得多的小书时,摆在我们眼前的,依然是要努力攻下的外国文学和古典文献,即便如此,我还是会觉得自己应涉及更多领域通晓更多知识,历史哲学社会经济等等,其实最好都要通读。
努力读大量难懂的书远非只是为了考试,最重要的还是想让自己所进行的阅读更广,更深。(说白了还是为了给自己积累干货,不希望自己在未来被其他人吐槽:“懂的知识这么少也算中文生?!”)
而当把那些在别人看来啃不下的书读完后,才会发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精彩的思想和有趣的人,虽然这些书中大部分算经典却不算流行。
而有时跟没读过这些书的人交流,别人只会对你推荐的书一脸迷茫;网上推荐的所谓“不看后悔”的书里,没能看到多少经典耐读的书籍;你喜欢沉浸在小众的经典著作里,却总有人视你为无趣之人加以排斥……在这些时候,读书的孤独感就产生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啊。然而,这种孤独是大部分读书人自找的,便应甘之若饴。
只有把读书真正融进生活,把它等同于血脉呼吸,才发现“一日不读书,便觉思涩。”、“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类话并不假。三天以上没碰到书,更会觉得所知甚少,与人交流时有何趣味可言?所以,如果做不到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那还是去读更多的好书吧。
有时候发现真正不离不弃的还是堆积在身旁的书,是别人不拿走就不会离主人而去的故交,不善言辞并不妨碍你和它进行交流,在书前无需聒噪,更用不着没话找话,就享受这段独自阅读的时光好了。
其实,“阅读”在某些程度上不就等于“悦独”?因读书而产生的孤独是真正的读者所应该接受的事实,也是要以这种独处为乐事的。
某韩在网上加入各种读书群,是为了能找到更多好玩的想法。有时看着群里的成员就某些书某个专业问题讨论得异常热烈,就会感到生活中又多了一群爱书而有各种点子的有趣的朋友。
在这类兴趣群里活跃得很的书虫,或许也会因阅读而在生活中的某些时候孤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