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长假,我跟团去了内蒙古阿尔山。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行,没想到感触最深的不是美景,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真的很大。
一位长得极美的阿姨带着5岁的小孙子出来,不但从不要求额外照顾而且对团友的举手之劳都真诚道谢,努力不给别人添麻烦。但有的人既想得到特殊照顾,又故作矜持不肯直说,拐弯抹角让人猜,你猜不出来就阴阳怪气说风凉话。还有的生怕吃亏,团费里包含骑马的费用,一趟骑下来小腿快磨破了,可能觉得不够本,愣是逼着自己再骑一次。更有人本来对行程和景色很满意,可私下掐指一算,觉得领队挣钱了立即心理不平衡,各种挑毛病......。真应了那句老话:人上一百,各形各色(shai)啊。
为什么这个团“有问题”的人这么多呢?是这个团的人素质特别差吗?当然不是。以往出游要么跟家人一起,要么跟朋友结伴,除了欣赏风景,还有很大一部分精力会放在同伴身上:互相拍照,招呼着不要走散,一起研究特产小吃,一起体会风俗人情......。注意力都在亲友、同伴身上,对其他团员自然不会有太多关注。这次,我独自一人参团,没有同伴需要关照,也没有人来特别留意我,多出来的这部分精力自然而然就放到观察周围环境和其他人身上。于是,看到了这些以前没有特别留心在意的事情。
实际上,以上冗长而不切题的段落只是为了引出我的观点——精力分配问题。
什么是精力分配问题呢?现实生活中,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次序表,所有的事情都按重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排序越靠前的,分配的精力就越多,越靠后分配的精力就越少。别说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之间的差距了,就是第二和第三之间很可能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而且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那里,排序也是天壤之别。
拿我自己来说,看书看电影是排在前三位的事情。每天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看书,如果因为别的事情耽搁了,偶尔一次还行,持续几天都这样,就会心情烦躁发脾气;关注影讯会把感兴趣的片子都标注出来,档期到了看电影就是头等大事,别的都得靠后排。至于爬山、打球、K歌这些别人看来非常重要的事情却不在我的次序表内,朋友来约这种活动一向都是果断拒绝。这倒不是说爬山、打球、K歌就比看书看电影低俗,只是它们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这个次序表其实就是人们获得成就感、自我认同感来源的排名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次序表。但是,细细揣摩,个体之间的差异,好像远小于男女群体间的差别。为什么这么说呢?
男人一般会把事业、地位、财富排在次序表的前几位,投入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从中获得的成果是他们成就感的最主要来源。不必讳言世间确有“痴男”,但男人们普遍不会把感情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因为它从来不是男人一生追求的重头戏,只有在追逐事业、财富的道路上受到了挫折,才会暂时把感情的位置前移,把爱情作为慰藉——夸张一点,我们可以按感情占得比例姑且把他们称为20%先生。
女人恰恰相反。感情,被大多数普通女孩子视若生命,甚至比生命更重要,不但在次序表里排名第一,而且只此一项就能占到极高的比例——同样,我们将其称为80%女士。对她们来说爱人的认可,是成就感、存在感的首要甚至唯一来源。
所以当20%先生遇到80%女士,其间的冲突不亚于火星撞地球。女士会纠结于先生是不是不爱自己,是不是不在意这份感情,是不是心里有了别人;先生则会很委屈,自己明明很爱,为什么不被认可呢?是的,亲爱的,你真的是冤枉他了。他真的爱你,在所有的女性里面你是排第一位的,他真的已经给了他全部的爱,但是,请注意,这个“全部”是20%,却不是跟你一样的80%。这就好比让沙漠养活一头鲸鱼——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可为什么女性要依靠男性的认可来刷存在感呢?离开他你就一文不值了吗?掉在地上的钻石依然是钻石,揉皱了的钞票依然是钞票,价值不会减少一丝一毫。假设一个场景:如果有人跑到你父母面前说,“好好培养你闺女吧,这样将来我才能喜欢她”。不难想象,十有八九这人是要被当成神经病赶走的;如果有一份工作摆在你面前,它需要你投入80%以上的精力但是至多有20%的回报,你会去做吗?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感情,是爱,是活生生的人,冷冰冰的工作怎么能跟它相提并论呢?可是不论是工作还是感情,都应该让我们从中得到提升,激发出潜能,得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不升反降,那要它何用?就好比,一个人还能吃饱,两个人在一起反而要饿肚子。短时间饿饿肚子还能坚持,长此以往,肯定是要散伙的。
把用在揣摩男人心思上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回报率要高得多也靠谱得多。感情从来不是男性生活的全部,同样,它也不应该是女性生活的全部。还是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吧。否则,把男人作为毕生追求的唯一事业,整天沉溺在感情里死去活来......,年岁渐长一事无成,是不是很可笑,也很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