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笔记写作法》本身是指导如何来写学术论文,但是书中的观点对如何做时间管理也有启发。
过往的时间管理方案,包括清单,7 Harvest,GTD等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是需要提前的计划或者规划,例如列出要处理的任务清单。而在现实中我们在执行上经常会遇到,在列这些任务清单时,很用心很自信,洋洋洒洒一大片,然后斗志昂然地执行了一段时间后,慢慢地能完成划掉的任务就越来越少了,最后往往就不了了之。等到下个学期或者明年开始,这个场景再周而复始重演一次。
专家不做计划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专家不做计划”的理念。不做计划依然能完成任务? 这似乎颠覆我们以往的认知。真的可以吗?这里就需要注意书中的上下文,前面提到这本书的读者对象,作者设定的是需要完成研究,写出学术论文的科研人员。 论文不是科普文章,不是知识讲座,不是技术手册,是需要在某个专业领域能提出发现和创新的。写论文的过程就是创意的过程, 和文学创作一样,都需要有灵感,需要有自己的构思,需要原创的输出。 这和我们平常的事务性工作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作者提出,写论文不能依赖提前的计划,诸如定主题,找资料,列大纲,一章一章地写下去。 这种瀑布式的计划方式是传统制造业,流水线上的时间管理方式,在这些场景里任务都是由明显和清晰的界定和依赖关系,执行的人几乎无需思考,就能执行和完成任务的。
计划不适合创意类工作,创意类工作不需要计划,但不是说此类工作可以在无序的状态中就能完成,而是说创意类工作需要完全不同的时间管理方式,也需要有条理性的结构来捕捉创意,整理思路,形成洞察,最后达成目标。
自上而下 vs 自下而上
那么是那种时间管理方式呢?
如果说过往做计划的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被动管理方式,那么书中采用的就是自下而上的自我主动管理方式。
前者在执行时,人是被动去遵循执行做好的计划; 后者是从内心出发,主动摸索方向,改进现状,迭代式向目标逼近。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和模糊。如果你了解软件开发上的敏捷管理,可以把这种时间管理方式理解成写作上的敏捷管理。软件开发管理上也经历了瀑布管理方式,到现在的敏捷管理的过程。而敏捷管理中核心就是拥抱变化,快速迭代,持续发布。不是一上来就做出完备的体系架构,而是基于需求在实现中不断优化,行进中开火,最终完成所有功能。
本书中谈到的写作方式也是很类似,先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入手,把庞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想法、创意,然后在这些想法之间建立起联系,不断地检视这些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再舍弃、产生、沉淀出真正的洞察,最后形成体系化的知识。
书中具体的操作方式是用一套卡片盒记录方式,先用卡片捕捉平常的闪念、想法,记录下来,再通过检视,经常性在这些卡片,也就是想法中漫步,在卡片之间建立起关联,沉淀出永久的文档,最后当零散的想法形成清晰的脉络后,再组织成最后论文。
卡片盒笔记法的鼻祖是德国人卢曼, 这种笔记法号称风靡欧美, 国内也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特别是支持双向链接的现代笔记软件和这种笔记思路不谋而合, 把过去人工卡片组织变成了软件支持,必然能提高很大的效率.
卡片笔记法表面上看类似我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这里不仅仅是记录(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平常也不做记录的),重要的是在记录中要不断整理出新的想法来。这里就引申出另外一个主题,写作不是思考的结果,本身就是思考的过程。这里不做展开说明了
如何保证截止时间
书中并没有谈到如何在时间内按时完成,这可能是因为在大学里写论文的时间要求比较宽松,不像我们日常的工作通常在短时间内就需要完成。所以这是这种时间管理方式不适用的场景。而且日常的工作也通常是事务性的,不需要我们有太多的创新性,起码不要论文那么高的要求。
我们日常的工作从管理上也是前面提到的自上而下的,任务是老板来下达的,我们属于被动执行, 自然会被要求有时间约束;而大学里写论文更多需要自我管理,论文也属于自己署名的成果交付,自然在时间安排上就更灵活。
所以高效时间有时不仅仅是研究如何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技巧,而是研究如何能对时间有更大的自主权.
那么对我们普通人时候有什么意义
随着AI会取代人类完成那些非创意类、事务性的工作,未来的工作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能力。并且这个未来很可能并不远了。所以掌握这样的时间管理方式,学会去高效地做创意类工作,为未来做好准备,让自己人生更有创意些,更主动些。
即使不面向未来,也可以思考下如何让当下的工作更有意思。去分辨出哪些工作任务是事务性的,哪些是可以体现自己创造性的。尽量去做这样更有价值更有创意类的工作,然后应用上面的方法,争取做到能高效完成此类任务。不要等着老板下发任务,自己只做个听指令的打工人, 学会向上管理. 平常也要自主学习,掌握自己的人生。这样每个人都能拥有自信,. 这种自信不是取决于公司的职称,而是自己内心世界是否丰饶。
以前我们公司有位同事是一线经理,和上面的领导关系也都很好. 同事工作认真,人也很聪明,喜欢研究东西, 特别是投资, 自己自学软件开发做了套数据分析系统. 有次聚会, 大家唱歌喝酒气氛正酣,他的领导就拍着他肩膀说到, "这可是咱们部门的隐形富豪, 收入不光超过我,和公司的VP比也不逊色,大家要多向他请教啊,工作上他能指导你, 很多地方都值得你们,甚至我来学习".
除去工作占据我们大量的时间, 日常琐事, 照顾家庭都能占据我们本来加不同的时间,那如何在这样的碎片化时间中,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提升自己, 去发现和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这本书提高了一种思路和实践的方式.
11:00-11:30 1000
12:30-13:00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