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方星空:
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切冒险和苦难。
加盐的咖啡(itzikwei):
噢 这段话,也可以这样说。就好像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被电影感动,我们真的是为了那个虚幻的故事而哭泣? 不,我们带着审视的眼光,休闲的眼光,娱乐的心态去看待电影,但最终我们都哭泣了。因为电影说出了我们内心的秘密。这是一个教堂,我们在向电影忏悔。
所以 我不觉得 要重复经历艺术家的过程,才能理解艺术作品。有着相同的秘密 就行了。
柴山一艺哲:
我知道肖邦在创作是是哭泣的 情人乔治桑在门外听到的,我欣赏他的音乐到一定程度时 也会哭泣 这是后来的体验 有时差
伯格森:
艺术是表达, 最隐秘神圣的表达
那方星空:
我个人觉得类比电影欣赏和艺术品欣赏还是略有不同的,电影的制作基于成本和票房的考虑,它本身并不引导和塑造价值观,它更多的是迎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以为电影轻而易举地触发了我们的心弦,其实这是导演们的心机,打破了欣赏路途上的一切壁垒,把“美”直接喂到我们嘴边,这也是我们能更轻松的欣赏电影的原因,这也是电影承载更多更娱乐功能的原因,当然独立艺术电影除外,毕竟看那样的电影也并不轻松,理解上也更有门槛。而真正的艺术大师并不会考虑市场的反馈,只为追求艺术的真谛和美的极致,这就不会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所有的作品都是呕心沥血方可完成,所以我认为沥血的作品要有沥血的读者方能真正的理解。@加盐的咖啡(itzikwei)
加盐的咖啡(itzikwei):
艺术领域的呈现,需要观众.. 组合现象 ,独立来看的话,有点奇怪不是吗?艺术家是有主观意志的作品,但那也是有 观众的(观察者),大概是他自己吧
我:
其实吧,艺术,我就说现代,或后现代的艺术,已经脱离了作者的意指范围了,读者或欣赏者,可能专门从反面来理解,这就像文本,你告诉我这样,我偏偏不这样理解。
这叫,读者有解释,理解,甚至是故意反对的权利和自由。
所以,有一些真正的厉害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很可能也不太会考虑读者,你爱怎么理解怎么理解。如果,艺术家太在乎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或迎合大众的心理,这种作品,有可能反而是失败的。
读者,可能专门从反面来理解,因此,现在有一种搞法,就是网络上的搞法,边写边创作,边根据读者的反映,再写,这叫交互性的主体性的,创作。
总而言之,是要求创作者和欣赏者,或者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这其实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搞法,我有交互,文本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其中,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或者说读者自己也是演员,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无厘头的东西,比如一些话剧什么的,但这种无厘头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故意设计产生的,而且这种无厘头,是针对某些观念而产生的,某些人反而可以看得很津津有味,甚至于是有深深的感动。
互动的方式,做得好的,像知乎,直接大量的讨论。不太好的,像简书(这是从互动的角度来说的),大多数通过点赞或留言,简单的评论一下。
知乎的优势就在大量的讨论,可能到后来,和作者之间的关系不大了,因为作者只是开了一个头,或者抛出了一个疑问,后面全部是读者的参与,包括最初的作者也成了读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最初的作者,他也无法认为最终大家的讨论的文字,是属于他的,即使是形成了作品,也是大家的作品,而不是最初作者一个人的作品,这应该算是群体创作,当然这种创作就比较散乱,容易跑题。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搞法。而简书的优势就在于干净,方便作者完整的表达思想,是以作者为主的,这是一种传统的搞法,还是作家写作品,再有读者去读的搞法,各有优势吧。
那种不与读者沟通的写法,当然在一些主流的作家之间还盛行,但他们的书恐怕也不太好卖了。你看最近几年的文学作品,大卖的,很多都是先在网上流行,然后,作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再重新修改修订后,出版发行。可能这样的书,反而影响力大一些,毕竟,他有读者群基础。
其实,这就是一种技术进步下的,后现代主义搞法。以前作家肯定也想这样搞,只是没有那个互联网的现实条件,比如沟通工具的发达,如果我刚毕业那会儿,网络就这么发达,我想我也不会做几年记者了,直接把联系方式找到,和那个人打电话,或直接视频聊天,就行了。当然,特殊情况下,我才真的会去会见一下这个人,当面再沟通,即使是这样,我也会提前把大纲什么的,都先交给他,而再也不会临时起意,去采访,这样的采访因为变数多,有时并不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所以,现在记者的职业也难了,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没有必要跑来跑去,当然了,官方的媒体还是要直接见人的,因此,现在如果说你要做记者,谁都可以,和别人聊天,其实,如果你有目的有意识的话,其实就想当于你在采访别人,你把它记录下来,发表,你就是记者。
这也是变化。
这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人与人因为没有了直接接触,好像人情冷淡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不是那么密切了。
另一个问题,其实对一部分人是好事情,比如我们公司的销售王牌,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孩。
她平时不与人交流,也不交往的,就靠电话,网络,虽然现实中她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但她在网络上电话上(这也很难说不是现实呀)很活跃,这就类似于一个虚拟空间,她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和任何人开玩笑,沟通顺畅,这反而是她的优势,在现实生活中看上去不会说话,语言结巴,甚至是一个失意的人,但在网络和电话空间是一个外向的人,侃侃而谈的人,幸福满足的人,甚于是一个成功的人,她也足以可以获得巨高的收入。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现在很难确定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了,在网络上活跃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说话的人,这算是内向还是外向呢?
现在,真的很难说了,因为人可以在不同的时空里做出自己的表演,不管是真实还是虚拟,比如在游戏中的老大,可能就是现实中生活失落的一群人,但他们在游戏中,在虚拟中,得到了快乐与满足。
风格无好坏,如果针对风格评论,那就是个人的判断问题了。
就像有人喜欢安静,有人就喜欢热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风格去评论,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不管什么风格,一些共通的艺术元素还是必要的,还是要达成共识的。
如果没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做成一个奠基性的工作,那就无法去评价了,比如,就像建筑一样,一个狗窝,和一个高楼大厦,哪个更美?
这很难说。因此,即使是艺术欣赏,也要有一些共同的审美元素啊,有了这个基础,大家才更好去谈。
柴山一艺哲:
我几乎不看电影 因为不动大脑 简单 以后要看看了 哈哈
以为那方星空只会科幻 原来很懂艺术⋯
凡高故事让我又写了个文章 关于生命的呵护和反呵护 ,谁呵护凡高啊?没有才成就他
他如果被呵护 一定不会有今日的凡高,他敞开生命的所有,甚至自己还伤害它,凡高至今在我脑海里
我:
凡高在今日,一定会被定义为精神病患者。
现在没有人能说清楚,是艺术导致他得了精神病,还是他本身是精神病搞了艺术。
比如尼采,这个就不说了,毕竟他疯了之前好几十年都是正常的,疯了之后的,十来年里想必也是有一段时间,是时而正常,时而疯子,最后完全疯子,不能自理,应该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他的原因也复杂,和凡高的逻辑一样,是本身就有病呢最后暴发了,还是说搞了哲学后,问题太深无法回到现实,导致的?
同样,说点严重的,一个人的自杀也是这种情况。
所以,我个人的想法是,你看的东西,了解的东西,思考的东西,也可能会影响或诱发你的心理机制,因此,对于某些东西,了解一下就行了,没必要太深,比如自杀原理之类的东西,除非你是有特殊的必要性。
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在了解之前,最好,自己心理也要做一个评估,是否真的有勇气与胆量去了解某些东西。
我个人的想法啊,书其实,不见得什么都要读的,因为书是人写的,人就会表达他的想法,这些想法很可能会影响到读书的人,因此,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样的道理,有些书逻辑是很深的,而且,很容易是陷入出不来的。
这个还是个人你自己去判断,换句话说,开卷有益,这是有前提的,你得有批判精神,否则,陷入了,也很麻烦。
虽然大家都提倡读书,我也提倡,但我更提倡,对某些书,比如哲学或一些思想性很深的书,你要有批判精神,然后,再带着这种精神去读。
我见到很多很多人,被称为书呆子的,很多都陷入了,有的一辈子没有出来,反正你说什么,他都是那一套,都是他最有道理,再也听不进别的任何和他相反甚至是相同的,换了一种形式而已的其它想法了,这样的人现实中有很多,我们去观察一下就行了,所以,搞到这种程度,就没意思了。
个人想法吧,也有算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我现在出来了,才会这样想,不然,还是在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