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功?
运动员获得了金牌,商业领袖达到了事业的巅峰,成绩好的学生拿到了顶尖的成绩,在我们看来都是成功的代名词。
在现代的社会,我们对成功的思考往往过于简单化,仅以输赢统而论之。
无论是在竞技体育场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事物作出的价值判断都取决于对成功标准的选择,即将这些标准与你的相关认知作对比。
很多人总是陷入非赢即输的二元思维陷阱,仿佛没能实现某种成就即宣告生活尽毁。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成功,可能在当下这个点是成功了,但对于人生这条线来说,真得能算得上成功吗?
运动员赢得了金牌,却仍觉得空虚和不满足;
商业领袖们达到事业的巅峰却觉得筋疲力尽,且无法激励他底下的员工;
成绩好的学生们拿到顶尖的成绩,却无法找到够好的工作职位。
如何看待输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选择和生活体验,成功的概念不应局限于成功的表现和获得成功的手段。
凯丝·毕晓普在《长期思维:不被输赢定义的人生》这本书中,以自己多种人生经历为切入点,深入观察、思考和揭示现实社会以输赢论成败的成因及其复杂性。
从多个维度给我们娓娓道来那些我们似曾相识的故事和情节,参与者的内心深处的感受,利益相关者的心态和反应,以及旁观者所受到的暗示和影响。
让我们多角度、深层次地审视输与赢,使读者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输赢观和长期主义的思维。
凯丝·毕晓普是一位赛艇前世界冠军,三度参加奥运会并赢得了奥运会银牌。她也是一位资深外交人员,专门针对世界上的冲突区域从事政策谈判。
现在她是一位商务教练、协调源和咨询师,为全球企业和学校提供建议和课程,包括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
在书中她引用了奥林匹克纲领的核心:“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拼搏;最根本的不是获胜,而是更好地去拼搏。”
奥运比赛的魅力绝不仅仅是获得奖牌,而是看到运动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不屈意志。
我想这才是成功的定义。
要真正理解“赢”,就像了解一枚硬币那样,必须认识其正面和反面,才能重新定义成功,从而不再盲目追求第一,并确立远大目标。
赢更多强调的是努力,而不是结果;注重体验、经历和过程,而不是最终实现目标的那一刻。
在北大教授林小英做客《十三邀》那一篇文章中,写过关于对教育的一些感悟,而看了这本书后,让我对教育中的输赢又有了更深的一些理解。
谁是真正的学霸?让孩子争强好胜真的好吗?
很多人都羡慕国外的教育,感觉国外的教育是如何的好,看完这本书我发现,卷,不只是我们有,就算是欧美国家,学校也是追逐成绩的竞技场。
在父母的心中,如果孩子不能进入一所理想的幼儿园,也就无法入读好的小学,从而无缘最好的中学,最终,顶尖的大学也只能是望尘莫及。
争当赢家不但彻底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也对孩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于那些望子成龙的家庭来说,这是一场耗时费力,令人精疲力尽的博弈。
但现实是,父母以及孩子似乎别无选择,有一种“生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
在人们的观念中,如果你出类拔萃,成为学校的教育的“赢家”,那么你将前程似锦;而一旦成为“输家”,你将从此面对惨淡的人生。
攀比的压力无处不在。衡量成功既有绝对的标准,即分数;也有相对的法则,即你的孩子相对于其他孩子表现如何。
如果一个学生不幸被划为后进生,很快就会在学校里被贴上“不可造就”的标签。一旦学生认可了这样的评价,它就会导致一连串的恶性循环。
小小年纪就成为“失败者”,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永远都不会成功。
当表现优异的学生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被认定为“天赋异禀”,从而获得额外的诸多关照时,就会产生马太效应。
要么幸运地昂首迈进良性循环,要么倒霉地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表现平平的学生的收获会越来越少。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发现,儿童的思维对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她发现,孩子对其自身能力的看法决定了他们学习新事物、挑战自我的态度。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在遇到难题时,不会怨天尤人,将成败置之度外,而是忘我地沉浸在不断求解与学习过程的愉悦中,他们相信聪明才智源于自身努力。
即使面对新挑战,他们也具备较强的能力,能掌握更加复杂的迎接挑战的新策略。
而具有固定思维的孩子,则认为智力是先天注定的,不会改变。
他们会以自己不够聪明,记忆力不好等等理由来否定自己,即使他们刚刚顺利解答了一道难题也依旧会如此看待自己。
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对成功的定义方式将塑造我们的思维与行为,并影响我们一生,除非我们自己选择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定义成功,不应该用单一维度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
这就好比,擅长表达、开朗活泼的人,不一定就比擅长思考、寡言少语的人聪明。
世俗的标签、单一的维度,都不能定义成功的含义。唯有不断突破自我,与人合作,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价值的人,才会走向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书中提出了一个长期思维的3C理念:
1. 厘清思路
搞清楚什么东西对我们最重要,就长期而言,胜利是什么,明确自己想获得什么样的经历。
2. 持续学习
做任何事都要具备持续学习的精神,用自身成长而非外在结果定义自己的成功。
3. 相互联系
积极建立联系,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优先在人际关系方面进行投入。不要拿自己和他人对比,避免陷入竞争性的灵鹤游戏中。
无论成功或失败,关注点应该放在自己每天的点滴进步上,如果只关心结果,身心便会陷入跌宕起伏的情绪波动之中。
如果以输赢来定义人生,那么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
生命最宝贵的不是胜利的高光,而是拼搏的力量。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看别人做了什么,而是清楚自己想要什做什么。
拥有长期思维,即使正经历失败,也应把“为什么失败的是我”转念为“失败给我带来了什么”。
成功不仅仅在于你赢得了多少场比赛,更在于你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如何在挫折中保持坚韧。
成功,是你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行,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所以,不妨放慢脚步,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的成功,又该是何种模样?
或许,当你放下那些外在的枷锁,你会发现,成功,其实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心中。
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家长,或者对于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对成功的定义。
人生不应该被输赢所定义。赢不代表一切,输也只是暂时的。
成功本无定义,成长当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