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忧虑,大抵是担忧和焦虑吧。忧虑有很多种,很多人有忧虑。周五的时候无意听了一场关于幼小衔接教育方面的分享交流会,让我体会到了家长以及小朋友的忧虑;周六跟小阮同学的交流,让我体会到了他的忧虑,周天陪自闭症儿童打篮球,让我看到父母的忧虑,同样,我也有很多忧虑,有对工作的,有对生活的,有对当下的,有对未来的,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忧虑…
幼小衔接那场分享会
这不六月份了嘛,一转眼暑假过后九月份就有一批六岁的小朋友进入小学了,幼小衔接就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度。想想我小时候,父母对我的注重,不要说我的幼小衔接、就是小升初、初升高也都没怎么关注,我就被这么放羊到现在,可想而知,错过了多少的被关注。分享会上,对小朋友的采访我不免有点思考,小朋友们说:‘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被学校录取,我不知道我能上哪所小学?’这样不就是赤裸裸的担忧吗?小朋友说:‘我觉得小学比我们幼儿园大,各种都有难度。’这不就是对未来的焦虑吗?我真没想到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居然还会想到这些。对家长的采访我觉得也很可爱,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就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莫雷特’,有的爸爸说:‘我们家小孩在幼儿园阶段报了各种班,不会去逼迫她,但是她可以去尝试找到她喜欢的。’有的妈妈说:‘我希望姑娘静一点,看看书,画画画,家里希望她弹琴、跳舞,不过好在她自己喜欢。’有的爸爸说:‘我没有给他什么课外任务,我就希望他早点识字,多看书,其他的基本放养状态。’有的爸爸说:‘在女儿的陪伴和教育方面我做的还不够,跟女儿的亲子活动没那么多,最多陪她运动一下。’你看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都是担忧的,孩子的成长是一条单行线,没办法可逆,父母生怕对孩子的教育有偏差。我突然想起来我弟小时候去幼儿园时候的情景,爸爸送他去上学,他死活不去,连哄带骗送去了,老师单独陪他一个人玩了一下午,这个适应的过程,后来更令我担忧的不仅如此,是他要去小学读书了,我开始担心他学习不好,跟同学相处不好,万一跟同学打架被挨揍呢?万一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呢?可见各种担忧,可是这些担忧有用吗?我能做点什么呢?我除了接受他慢慢长大,慢慢去适应环境之外,其他的只有感同身受了解他当下可能遇到的问题,陪他去解决。
跟阮同学交流
我们常常会不知所措和担忧焦虑,我们往往一面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坚信明天会比今天更美好,但又常常会对自己的不自信,不坚定,不知道到底这样能不能走到更好的明天,到底那个选择对不对,到底没选择的那条路真的会更好吗?我承认在有些方面我的人生是相对被动的,我不会非常主动的去选择,很多时候的选择可能就是遇到了那个机会,没有很刻意去争取,以致R同学在跟我说他的思考时候,我居然没觉得是个问题。我不太喜欢回答简答题,我比较喜欢做选择题。但是关于遇见他这个问题我回答了他的简答题,也听完了他的答案,突然想到一个褒义词‘殊途同归’,我一直诧异为什么我们是不同的,但却走在一起,才发现我们虽然思考方式不同,过程不同,答案却很相似,那一刻,对于这个在纠结中、有点犹豫的他仿佛看到了我自己,而这样的时候我会希望身边有人感同身受我的选择纠结症,以前有时候去超市买瓶水我都有可能纠结,后来我慢慢小事上不纠结了,其实没什么好纠结的,新的选择也好,旧的选择也罢,愿意尝试或者照旧平常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就是做了这个选择,不要念念不忘那个没做的选择。如果这次点的菜不好吃,没关系,不遗憾,下次再尝试别的就好
对自闭症儿童的陪护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是今天下午做义工,针对自闭症儿童打篮球,我意识到这世间还有一个更温暖的词:陪护,顾名思义陪伴和爱护,那些父母真的好坚强,好正能量,他们要求的不多,他们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试想:那些父母有忧虑吗?他们为了孩子的将来甚至每一天担忧吗?答案应该是是吧!他们不住的担忧,却不住的要乐观面对这个世界,孩子的一点进步他们开心的不行,他们要付出比平常的父母更多的陪伴和爱护,我真的很佩服这些父母,我想他们肯定有过无奈、有过彷徨,有过忧虑,但他们还是会选择坚持,因为他们爱他。陪伴他们打篮球,也许在这样的运动中他们能够接触外界,感受外界的变化,不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也有忧虑
圣经上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大抵有对这里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工作两年,我慢慢开始想如果将来一直是这样,我愿不愿意接受,我能不能喜欢,我会再去做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