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于1843年,是一座五方杂处的城市,最容易接受并吸收外来文化与多元文化,城市文化也是属于兼容并蓄的,在过去的上海文化当中,上海人最欢喜使用的词语之一,就是这个“洋”字。
在以前的上海滩,如果说有一个大人,或者说有一群大人的话,这些大人只要是看到一个小孩,长相长得十分的好看,不管对方是一个小男孩,还是一个小女孩,上海人一律欢喜叫做“洋囡囡”。
在计划经济年代里面的上海滩,上海人每家每户全都需要去使用“煤球炉子”的,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会使用“煤油炉子”,生炉子所用到的“火柴”,有许多上海人不是叫做“自来火”,就是叫作“洋火”。“洋火”的使用频率要比“自来火”来得高、来得多,之所以上海人欢喜把“火柴”叫做“洋火”,就是因为“洋火”是由外国人发明的,是外国人从外国引进到中国、引进到上海来的!
在过去的上海滩,对于某些做生意的各类商贩们而言,最最欢喜做的一件事情,这个就是--“斩人家葱头”。“斩人家葱头”这句话语的意思是在说,对于市场行情不太了解的个人或人群,买各类商品的时候,既可以漫天叫价,还可以欺骗对方的钱,拿低档物品作为高价卖给对方。还有一句话语叫做:“伊拉专门是斩洋葱头个!”它的意思是在说,在做生意的过程当中,专门欢喜去敲外国人的竹杠、骗外国人的钞票,因为外国人对中国的情况、行情与市面是不了解的,所以很容易下手。不过,现在的老外们,人也随之变得精明起来,要想敲老外的一记竹杠,骗这些人的钞票,就不如过去来得容易!
在过去的上海滩,混迹于江湖(职场)中的上海男人,或在江湖(职场)中工作的上海男人,必定要准备好一两套好一点的服装“洋装”的,哪怕是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男人,同样也要准备好一套“洋装”的,所谓的“洋装”就是“西装”。要是男人所穿的西装有明显的破损之处,又容易被大家给发觉的话,上海人最欢喜说的一句话语就是:“迭个人真是一个洋装瘪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穷鬼。
上海人曾经发明“假领子”,“假领子”又叫“节约领”,上海人穿西装一定要戴一条领带,要是西装里面衬着假领子戴着领带,就算碰到天气炎热的日子,浑身上下冒汗大汗淋漓,都不好把外套脱掉的,脱掉外套,上海人会说:“迭个人赤膊戴领带,真是一个洋装瘪三嘛!”……容易被大家看不起、议论纷纷、说三道四一番的。
在过去的上海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钞票的数量单位不欢喜说“元”,只欢喜说“块”,去菜场买小菜问价格、讨价还价,讲几元1斤,就算还价成功,营业员也会在背后说:“迭个人标标准准是一个洋盘,有一眼阿乡兮兮(滴答),大概今朝仔伊从十六铺码头刚刚上唻!”上海人还发明一个词语叫“洋钿”,自从发明“洋钿”这个词语以后,在说“块”的时候,后面一定要加一个“洋钿”这个后缀词语,譬如说:一块洋钿、五块洋钿、十块洋钿……就算是说到角分时,最后一定要加“洋钿”这两个字,如:五分洋钿一把葱,一角洋钿三块老姜……在过去钞票金额最高是十元,不过自从诞生50元和100元面值以后,是不添加“洋钿”两个字,因为添加“洋钿”两个字,读起来就不怎么流畅,所以就不会使用。尽管“洋钿”这个词语,现在使用得比较少,但是,偶尔听到有人还在说的话,还是感到很亲切。
正因为上海是最早开放、最早接受外来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城市之一,所以就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怎样的人,也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全都比较欢喜和“洋”字有联系,和“洋”字沾亲带故做亲眷。
上海人欢喜把土豆或马铃薯叫做“洋山芋”;吹的各种气球称之为“洋泡泡”;连说到“蜡烛”两个字,也要在“蜡烛”的前面加一个“洋”字,叫做“洋蜡烛”,还有一句上海俗语说得好:“侬迭个人真是个洋蜡烛,勿点勿亮!”;清朝后期至解放初期,上海人所使用的各种银圆,譬如说:光绪元宝、袁大头、孙大头、墨西哥鹰元……上海人一律叫做“银洋钿”;就连和我们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上海人也要称日本人,不是叫“东洋人”,就是叫“东洋鬼子”……
和“洋”字的词语和故事,还有很多,一时间是说不完的!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范福生老上海风情画都来源于网络上,图文很有可能是不相匹配的。;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4年01月31日星期五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