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过世,在殡仪馆,大家都在悲伤而又忙碌地做着一项一项事情,直到最终将骨灰盒放进寄存处时,一直跟着的儿子说了一句:“其实人活着,从生到死,两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间这一段如何过。”我当时听了,一面觉得儿子太过理性,一面又觉得他在成长。
今天看到贾平凹先生的一句话:“人活着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是幸运的,让人欢喜的。死,却是残酷的,令人悲伤的。
一个生命倏乎间就没有了,消失了,不免让人觉得诧异,不时怀疑它的真实性,可确确实实,它就真的发生了。尽管太阳还天天照常升起,世界,也似乎并未任何改变。
有时会忽然悲哀地想到,所有的人,如此多的芸芸众生,都在奔往哪里去呢?其实,只有一个地方——“死亡”!不管你愿不愿意,害不害怕,我们最终都将殊途同归,而这个目的地,还真不知道何时会突然到来。
活着,虽然觉得幸运,却也突然觉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可是,我们却不能因为觉得幸运就不珍惜,就为所欲为,虚度光阴,不计后果,也不能觉得如履薄冰,就犹犹豫豫,举步维艰,不敢前行。
那么,到底该如何活着呢?
贾平凹在《五十大话》中这样写道:“人的一生到底能做些什么事情呢?当50岁的时候,不,在40岁之后,你会明白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性格为生命密码排列了定数,所以性格的发展就是整个命运的轨迹,不晓得这一点,必然沦为弱者,弱者是使强用狠,是残忍的,同样也是徒劳的。”
这里告诉我们两点:
一、寻找自己的位置。
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兴趣及特长,不能穷其一生,都在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在不适合自己的路上,痛苦地走了一辈子。
其次,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碗饭”。前两天去外校监考,看到一个毕业于我们学校的学生,他当年考试成绩很差,就上了一个职业高中,后来,老师动员他报考本科,就上了个二本,学的是烹饪专业,结果,毕业后刚好市里有招教,要两个人,刚好只有两个人报名。就都通过了。后来就在职业学校当了个老师,教得轻松,自己又有兴趣,学生也特别喜欢。一些菜品还在全国得过一些大奖。最近,马上就有望评上高级教师了。“想想我当时学习挺差的,也许就是老天让我吃这碗饭的吧,走得还挺顺利。”他很知足地说。
还有演员雷佳音,上学时成绩很差,最后辍学,却因清秀的外形、乐观活泼的性格被吕晓禾老师发现,后成为沈阳艺术学院的学生,高中三年,每年都是全校第一!后来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开始崭新的人生……演戏,就是适合他的“那碗饭”。
二、发展好性格,成为掌握自己性格与命运的强者!
性格的缺陷往往成为命运的绊脚石。
隐忍的人,往往压抑了自己的心情,隐藏了自己的欲望,活得谦卑而微弱。狂傲的人,却可能因为桀骜不驯、口无遮拦,而树敌太多,诸事不顺。愚钝的人,没有思考,活得大多迷茫,人云亦云,为生计奔波忙碌而又辛苦吃力。刻板的人,因为思想僵化固执会使人际关系紧张,也错失许多良机。散漫的人,因无纪律而很难被委以重任。放纵的人,因任性妄为,会荒废身心贻误大事……
只有培养好性格,完善发展好性情,才能有丰富多彩、完美顺意的好命运,成为生活的强者。
而弱者只会在性格的缺陷中执拗不自拔,成为被命运摆布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首先需要一个好心态。无论发生什么事。只有心态好了,看什么都顺眼,心情就会好,心情好了,身体也会好。然后要有好身体,好身体才是真正的本钱。老了,能吃能动,让人羡慕。平时从年轻时就要注意,只要科学饮食,注重锻炼,规律作息,疾病自然就会远离。
余华说:“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能好好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无法控制长短,在活着的每一天,都过得开心有价值有意义,就不虚此行了!
以《生死之间》做结语吧——
生与死之间
也就一条线
这条线
或长或短
或直或弯
不要在乎
在别人眼里是否绚烂
只看你
可否尽力展现
你是龙
可否叱咤在云天
你是萤火虫
是否点亮属于你身边的夜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