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6岁这个阶段,有很多孩子会经历一个“死亡敏感期",他们开始跑来问爸爸妈妈: “死亡是怎么回事儿呀?”而每当遇到家里有亲人人离世、家里小宠物死亡,又或者清明节祭祖的这些时刻,如何跟孩子们解释“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呀? ”是令很多父母觉得头疼的问题
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们出现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原因。
同时用场景示范,教给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孩子谈论“生命”与“死亡”,可以帮孩子更科学更理性地看待这件事。
在5-6岁阶段孩子突然开始对“死亡”这个概念感兴趣,是怎么回事?
作为成人我们对死亡是有认知的,但是又怕自己给孩子解释表达时会让他产生恐慌甚至恐惧的情绪。但是孩子的成长经历不可避免的会碰到与死亡相关的话题。
其实我们应该有个概念,你就是在和孩子讨论相关的话题时,不仅仅是死亡,更重要的还有生命!
孩子问起“死亡”时,父母应对的“几要几不要”是哪些?
避开以下错误的表达方式
1、他去了很远的地方。
2、他去了天堂那里幸福美好。
3、他睡着了不再醒来。
这些表达方式在大人看来很舒服,但是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因此而害怕睡觉!这是我们在表达的时候高估了孩子的认知能力却又低估了孩子的想象力和他自我理解并且进行信息转变的能力而经常会犯得错误。
具体要怎么做呢?
跟孩子讨论死亡时:
1、要理解不要责怪。
2、要坦诚不要回避。
3、要接纳,不要拒绝。
4、要放松不要紧张
5、要事实不要欺骗。
如何通过共读绘本的方式,跟孩子谈论“生命”?
其实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其教育要点是:
1.让孩子知道生命是一个过程,死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认识到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是可贵的!
具体可以利用相关的绘本故事来跟孩子普及生命教育知识
例如《一片叶子落下来》
方法示范:同读绘本
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作类比!
用画图等方式将文字具体化!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具体化。
讨论过程中其内容不仅局限于生命,还可以延伸到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尤其当身边有亲友离世时,可以将对死亡话题的重心转移到缅怀亲友的方式和珍惜身边人的内容上。
总之,给孩子提前进行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种,会让孩子怀念别人的同时,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最后推荐一部电影《寻梦环游记》和纪录片《熊的故事》以轻松的方式更好的理解生命和死亡的概念。
更多的资源还可以自己上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