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孩到成人,对于男孩和女孩,周遭的世界总会有完全相反的两套评价标准,男孩子调皮捣蛋会被认为聪明,有灵气,而女孩子周围的人都希望她安安静静;大人们都鼓励男孩去尝试,而对于女孩则希望她听话照做,不要问什么。尤其是对于爱表现这件事,男孩子会被认为自信勇敢有担当,而有多少女孩会因为爱表现受到非议?
如果你也是女孩,你有过因为爱表现而被打击或议论的时候吗?你又如何看待那些爱表现的女孩呢?
01
她读小学时,学校纪律严明,上课时大家都得把手背在背后,坐得笔直,回答问题得先举手。
除了课堂回答问题外,她也常常举手,老师问谁会画画她会举,当老师问谁愿意参加文艺汇演的同学,她把手高高举起;老师征集军训标兵班同学,她也主动报名。虽然每次都会暗自观察一下其他小朋友有没有举手,但最后还是忍不住把手举起,因为她确实会呀。那时,面对这样的场合,更多的小朋友习惯的是等着老师主动点名,所以只要举手几乎就有被选中的机会,于是她常常被选中。
举手多了,这被老师认为是一个毛病,认为她太爱表现,严肃找她谈话。“爱表现”那时绝对不是一个好标签。而后来一件事,更让她成了老师眼中的“反面教材”。她和几个小朋友被选派到大使馆参加联谊,最后一项游戏是抢糖果。主持人宣传开始后,古巴小朋友都冲了上去,她也赶紧冲了上去。但同去的其他小朋友呢,都还呆在原地等着老师的命令。
后来班主任、教导主任给她定性,没有教养,不识大体,以后严禁参加任何涉外活动。
而上中学后,迎来了更大的打击,学校艺术节各班报名,她报名表演小品。结果二十五六岁的班主任,女的,板着脸把她叫到办公室,训她“你怎么这么爱出风头?全班就你报名,也太爱显摆了,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对于女孩刻薄的指责往往更多来自于同性的师长。我就曾在现实生活中多次碰见同样的情形。除了来自老师的指责外,爱表现的女孩子也总是受到同学们的排挤。
遭受十几年的否定和打击,到后来读大学时,导师的一句话让她的天性第一次受到鼓励,:“太低调!多参与点活动,多经历点场面!咱们是靠在人面前交流、思考和表达吃饭的。“那一瞬间,给了她重新展现自己天性,积极争取机会的勇气。
后来她进了央视,因不想自己人生一眼就看到头,一年后她就离开了这个在别人眼中高大上的单位去了外企做公关,再后来辞职创业,2013年建立起国内第一女性励志品牌“趁早“,鼓励每个女孩精神独立、掌控身体、经济独立。
她就是励志销售书作家,趁早品牌的创始人王潇,潇洒姐。
时至今日,网上仍然有很多声音讥讽她打鸡血、爱表现、很装。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在30岁生日那天写的一篇文章半年内被300万人阅读,她写的书接连位居励志图片销售榜前列,她所倡导的”趁早“精神激励了上百万的女性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去践行”我定义我,我选择我,我担当我“的精神,让自己的人生过得酣畅淋漓。
还有比这更大的认同和奖赏吗?
她因为爱表现,活出了自己,更用自己的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活出丰富和饱满的生命。
02
在高考前,我从来没有出过县城,直到第一次离家进了武汉大学的校门。
在同学们的眼中,我是一个好表现的人。
院系记者团招生,我拉着室友参加了考试;校广播台招生,也觉得新奇,又拉着同学去参与;校团委下的大学生通讯社招新,又屁颠屁颠地报了名。
结果全部入选。不要以为我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姑娘,平时站在人群中,我都安安静静,只是一走上讲台或站起来发言,我就好象魔鬼附身,那个激情、严谨、严肃的样子绝对超过我的年龄。
起初只是做为一个小记者,到处跑新闻,积极投稿,很快在新人中脱颖而出;后来看到院系记者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主动找团长说了自己的建议,入团一个月就被提升为副团长;三个月,记者团的日常工作都交给我处理。我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建立记者团的考评,一段时间没发稿的作自动退团处理,这主要是针对记者团大二的学生,很多人从不写稿也不参加例会却还呆在记者团中,只为奖金学可以加分。很快,那些混日子的大二学生被清理出去,相应地扩大了针对大一的招生。半年后正式担任记者团团长,激励团员加大在校广播台、大通社的投搞力度,让一批表现优秀的团员凭借发稿数量进入广播台担任编辑。我们院系四个年级不到400人,连经院、管院一个年级的人数都不到,但发稿量却稳居全校的前三名;广播台30多个编辑,最高峰时,我们记者团占了7人。后来广播台不得不修改规则,每院系最多只有2个编辑名额。
有人说我爱表现、爱出风头,冷嘲热讽或私下议论,也有师兄师姐因为被记者团除名而找我理论。对于这些,我毫不在意,每天仍是自己写稿,激励记者团其他成员,有演讲活动也报名参与;跟着新闻学院的学生去报社交稿,被报社主任误以为是实习生安排写稿任务,我也将错就错二次没说就接下,后来因为出稿快、质量高而获得长期实习机会。大一下学期,报名参加了院系学生会主席团竞选,虽然班上才15个人,只有2个投票名额;虽然曾经得罪过师哥师姐们,虽然是和大二的同学同场竞争,但我最后的得票仍然进入了前三名,入选主席团,担任团委宣传委员之职。
一直到毕业时写留言,我才知道大家对我有很多的误会,很多同学以为我是武汉本地人,所以这样特立独行,有恃无恐;有的人以为我出身书香门弟,从小富养,所以这样自信。
其实,我来自于小县城,父亲是农民,妈妈是个体户,父母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离婚,家里很贫困,我大学时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只不过妈妈卖衣服,我的穿着全是由妈妈进货添置,一年四季裙裾飘飘。
因为知道生活不易,因为知道家里毫无背景,要过上想要的生活唯有靠自己。我唯有努力,才能争取到以后和那些家境优渥、背景深厚的人同场竞争的机会,唯有全力以赴,才能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会。
这样的爱表现给我带来了什么呢?
帮助我在毕业一年半,从制造业裸辞后,仍然凭借大学时发表的文章和报社编辑的经历,实现转行,进入了无线互联网和新媒体,从业至今;帮助我在每一份工作中,都坦坦荡荡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无所畏惧地去迎接每一次挑战,获得岁月的奖赏;帮助我在40岁以后重新拾起写文章的兴趣,活出一个全新版本的自己,并且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我因为爱表现,摆脱了社会底层的命运,让自己和在乎的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03
M,是我认识十几年的朋友。
她是国内最知名的国防军工院校硕士毕业,毕业后分在科研所,做航空研究。在别人看来,女孩子在这样的单位中再好不过,福利好,待遇高,现世安稳,但她却越来越感觉到自己那颗渴望冒险、渴望挑战的心与科研单位的论资排辈格格不入。最终她选择了离职,进入外企。
从培训经理做起到转战市场,而她的第一次职业上的飞跃缘于火线被提拨为产品市场部总监。那时公司刚经历一次大的风波,公司业务80%的省份被关停,只剩下几个省份可推广,业务全面停滞;公司各部门总监时称八大金刚,各有算盘,消极对抗空降的总经理的战略安排,产品部成总经理唯一可以依靠的部门。
产品市场部原来一直只是后勤支持部门,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各大区的推广需求准备相关的产品设计。但她上任后,却反客为主,主动和各大区经理沟通推广事宜。在处处碰壁后,又决定曲线救国,找了浙江省一个刚出道、野心勃勃的城市经理;同时一改产品部原来推广支持的角色,变身为市场推广主导:她策划市场推广方案,电话遥控落实,指导他攻城拨寨;产品部周末全员加班,时时跟进推广效果,及时给城市经理反馈增长数据;而城市经理稍有懈怠,就会收到她的追魂亡命CALL。
她的种种举动引起了那些“资深”总监的冷嘲热讽,觉得她就是仗着总经理的信任,拿着鸡毛当令箭,所以对于她提出的协作需求都是敷衍了事,能拖则拖;也引起了公司很多同事的私下议论,觉得她就是想利用这个非常时期出人头地。
但很快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坐不住了。
短短两个月,浙江省单省月收入就过百万,其他大区坐不住了,主动申请资源重启推广;产品部一举变身为公司的核心部门,将公司市场推广的主动权牢牢抓到了手里;在她的大力推荐下,那位城市经理被提拨为大区总监,分管江浙等优势省份,她也借此获得了渠道绝对的支持。
因为有职场上的“野心”,毅然临危受命; 因为不畏人言,才大胆出击,抓住机会,让自己成为公司重新崛起的中坚。也正是这样的胆识和魄力,一年后她被其他公司挖去担任副总经理,半年后,被提拨为总经理,让公司的新业务在一年内实现月收入过千万。
如今,她担任着多个公司的CEO,仅不到100人的一家公司,年收入就过两亿;同时负责集团创投基金的运作,操作了诸多涉及上亿资金的项目。
她的爱表现,让自己的潜力被充分激发,实现从中层到高管的跃飞;在和男性竞争的高管阶层和多个领域,也是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充分展现了女性领导力的崛起。
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有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表现突出的人总是容易遭人嫉妒,受人非议也不奇怪了。但因为这样,我们就要隐忍、克制、低调,被动地等待别人赏识吗?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去掌控呢?通过展现自己的优点和才华,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更应该值得鼓励吗?只要我们拥有真材实学,这些我们都值得拥有。
愿天下的每个女孩都挣脱传统加于我们的束缚,修炼自己,大胆展现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的这一生都活得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