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之气,养气,集义,积德,至诚无息,我心光明,勇往直前,动于九天之上,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陆澄问:“有人夜里怕鬼,怎么办?”
陆澄这个问题来得突兀,“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不谈这些神神鬼鬼的事,他问晚上怕鬼怎么办,用现在的话说,有点不着调。再加上他是阳明弟子,修的是我心光明,怎么会问出怕鬼的问题来?
王阳明回答说:“那只是因为他平时不能集义,心里发慊,心虚,所以害怕。如果平时做事,都合乎神明,有什么可怕的呢?”
王阳明说这一个“集义”,课题大了,不把这两个字解透,这一段就白学了。因为我们都不怕鬼,学这干啥。
“集义”,和王阳明说这个“慊”字,都出自《孟子 公孙丑章句》,所以这一段是讲孟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拔出萝卜带出泥,得先讲什么是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公孙丑问:“敢问什么是浩然之气。”
孟子说:“这真是难以言传!只有你自己体会到,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跟你说。”
朱熹注解说:浩然,是盛大流行之貌。气,是体内所充盈的,气本来就是浩然充实于天地之间,也充盈于身体之内。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懂得养气,就气馁了,气虚了。而孟子善于养气,让他气始终充盈。浩然之气,是有道义相配,所以对天下之事,无所畏惧,能当大任而不动心。
心,不动如山,而身体里,充盈着浩然之气,一切了然,无所疑惑,我心光明,无所畏惧,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良心、良知、良能。
孟子接着给公孙丑讲解:
这浩然之气啊,是至大至刚!
朱熹注解说,至大,是无可限量;至刚,是不可屈挠。浩然之气,是天地之正气,人本来就是靠它生存的,每个人都有的,甚至说,都一样多,只要你随时反躬自问,则得其所养;然后你由没有做什么坏事来伤害它,那这浩然之气,就本体不亏,而充塞无间。
这一段啊,真是朱熹解的。和王阳明说的致良知呢,一模一样。把“养浩然之气”换成“致良知”,差不多一个意思。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朱熹注:配,是合而有助之意;义,是人心之裁制;道,是天理之自然;馁,是饥饿乏力,气不充体之状。
浩然之气,必须和道义相配,行事合乎道义,则一身正气得道义之助,行事勇决,无所疑惧。如果没有浩然之气,虽然一时的所作所为,未必不出于道义,但正气不足,难免有所疑惧,就不足以有所作为了。
再看张居正的解读:
人要养成这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你的一身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你就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啊!这样刚大之气,它怎能无所附着呢?就是与道义相辅而行。因为道义虽然在人心中,但道义自己行动不了,一定要充实这浩然之气,道义才行得出去。
如此,则见义当为的,奋然必为,对这事该不该做,心里的决定,非常果决。见道所当行的,便挺然必行,而天理之自然,得以深造。
义所当为的,道所当行的,你意志坚定,决定果决,奋然去做,勇往直前,那正义得到伸张,天理得到深造。这就是天地人的正气,浩浩荡荡,天人合一!你的浩然之气,得之于天地,又充实了天地。
哇!让人振奋!令人神往!
气因道义而发愤,道义因气而赞成,两相配合,无所疑惮,而凡是利害祸福,出于道义之外者,皆不足以动其心矣。
切己体察“不动心”,利益面前不动心,这是最低层次的不动心,最容易做到的,这个我没问题,天大利益我弃之若敝履。但还有其他的不动心,我还做不到。比如祸福面前不动心,利益嘛,多点少点无所谓,如果要招祸,你心里就难以稳得住。祸福之外,还有很多“我执”的,我们在《论语》里学过的“意必固我”的东西,要不动心都很难!这都是浩然之气不足。
理解了浩然之气,才能接着讲集义:“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集义,是养浩然之气的心法,和《中庸》里讲的“至诚无息”意思差不多。
慊,快意,满意。行有不慊于心,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事。
孟子说,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的,持续的积累所产生的,是不能间断的。民间讲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做了一件,则馁矣,气馁了。
非义袭而取之也——不是偶然遇上一件大仁大义的事,奋发励志,像搞突然袭击一样,搞一场就能得到浩然之气的。不管你曾经多么大仁大义,一旦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不义之事,这浩然之气,一下子就泄掉了,真气没了,气馁了。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孟子的话:“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不管多大利益,哪怕是得天下当皇帝的利益,但要我行一不义之事,杀一无辜之人去得到,我不做。
真能做到?这么大的利益也不动心?你信不信?
这个,只能自己去体会,别当一句名言,跟着拍案赞叹,要切己体察,事上琢磨,体会体会为什么,想一想自己会不会也那样去做。
理解不了,是价值观不一样,思维完全不同。所谓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普通人也不能真懂得圣人在想啥。
朱熹注解说,集义,就像积善,就是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义,一旦做了一件不义之事,因为自己心里知道,心里有亏欠了,气就不足了。
孟子说的集义,一件不义之事都不能做,类似《中庸》里说的至诚无息。无息,就是没有间断,“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至诚无息,不间断的积累,他的效验表征就显现出来,就能悠远而无穷,永续经营传承;就能博厚,厚德载物;就能高明,动于九天之上,活在他人想象之外,人人都说你那个东西真没法学,学不会!
集义,积德,积善,至诚无息,我心光明,勇往直前,孔子说的智勇仁三达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儒生,最基本的观念,所以陆澄这个怕鬼的问题,实在是无厘头。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老师“集义”两个字,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就是上面我们讲的孟子的话。这就回答完了。旁边另一个学生子莘又问:“那正直的鬼,不害好人,我们不怕。但是万一有那恶鬼,他不管好人坏人都要害,所以还是未免害怕啊!”
读《传习录》,经常的感慨就是“这届同学不行!”王阳明的学生,和孔子、孟子的学生真是没法比!提问水平太低,实在是难为老师了。老师都讲了集义,讲了集义就是讲了浩然之气。讲了浩然之气还要问怕鬼,是读书人吗?
王阳明回答说:“哪有邪鬼能迷惑正人之事?你这一怕,就是自己心邪!你不是鬼迷心窍,是自己心里有所迷惑罢了。如果你好色,是你被色鬼迷了,色迷心窍;如果你贪财,是被财鬼迷了,财迷心窍;如果你容易被激怒,那是被怒鬼迷了,怒迷心窍;如果你恐惧呢,那是被胆小鬼迷了,惧迷心窍。”
总之是自己心不正,气不足,才会迷乱害怕。
【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定,是心的本体,是本然状态,是天理。心之有动有静,是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应对表现而已。这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致中和,中庸之道。
我的《传习录》学习参考书目:
《传习录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王阳明撰著,谢廷杰辑刊,张靖杰译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