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骑龙升天」究竟是神话?还是对发生在远古时代的某件真实事件的传说?
我们从神话的流传时间轴上来看,「 黄帝骑龙升天」这个神话的产生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在黄帝那个时间点上,确实发生了某件真实的事件,「 黄帝骑龙升天」这个传说是针对那件真实的事件,在当时以及之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第二种可能:是在这根时间轴中的某一点,在那个时间点上,因为某种需要或者某件事件,有人编造了这么一个神话。
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我们之前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性,在历史的某一个时间点上,人们为了当时政治文化的需要。对五帝之首的黄帝进行了神化,所以,就创意了这么一个神话故事,用来表示黄帝的离世,后来天子的死被称为:鼎湖龙去、龙御归天。
但是,在我们用「 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了《郭店楚简·老子甲》以后,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比较清晰的答案,我们倾向于第一种可能性。「 黄帝骑龙升天」这个神话背后,隐含着一件发生在黄帝身上的真实事件。
《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真正内涵
用「源头甲骨文 」字义解读出来的《郭店楚简·老子甲》与我们用传统的《道德经》的字义,解读出来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
1、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源头甲骨文 」
我们之前对甲骨文的研究建立在「 文字为语言服务」这个概念基础上,所以,习惯上是用后世的汉字字义去辨识甲骨文。
但是,按照这个思路,可以让我们辨识更多的甲骨文,但是,对于「 甲骨文产生的源头」这个课题,这种是思路却是错误的。
因为为语言服务而创造出来的文字,必定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才是最合理的,最实用的,也是最方便的,而象形文字只能表意却不能记录语言。就从文字创造的智慧角度来看,「 创造象形文字的智慧」要远远高于「 创造拼音文字的智慧」。
所以,矛盾就来了,一种很高的智慧为了创造一种能够记录语言的文字,结果创造出了一种无法记录语言,只能表示语言意思的象形文字,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
所以,「源头甲骨文 」在最早产生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记载当时中国人的语言而创造的文字,而是一种另有他用的特种图示。
这种特种图示的作用就是:像后世的人类传递「重叠结构世界 」原理,以及在「重叠结构世界 」中的人,如何进行「 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
这种特种图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非常崇高、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这种图示被当时的精英阶层用来记载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占卜、家国大事,在这个过程中,这种特种图示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中国人的汉字。
中国人的文言文是文、言分离的,原因就在于「 源头甲骨文」并不是为中国人的语言而创造的,而是在历史过程中被借用过来的。
2、《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真正内涵
老子是用「源头甲骨文 」字义的文字,在函谷关写下的《老子真经》,在老子那个时代时,识字本身就是一小部分社会精英阶层的能力,所以,识字的人本身就不多。而要能够认识「源头甲骨文 」字义的人,那就是少之又少了。
只有像老子这样担任周朝天下典籍管理官员的人,才有可能接触、认识到「源头甲骨文 」字的真正内涵。
所以,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老子真经》,在当时就是一本有字天书,没几个人能看懂。
「源头甲骨文 」字义,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是没法用语音讲的。因为任何语言都是「 沟通双方之间的共同经验」的约定,没有共同经验的约定。任何一方都没有办法把自己的经验传达给另外一方。
老子在《老子真经》中讲的都是他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经验,他根本没办法通过日常的语言传达给只有「单一结构世界 」经验的人。
但是,我们相信,老子在当时肯定也是用语言尽可能地讲解了他的《老子真经》,这些讲述与《老子真经》混杂在一起,这可能就是我们后世所看到的《道德经》的源头,之后,后世之人又加上一些用当时的知识背景,比如易经,佛经的理解,以及一些社会政治的需要对《老子真经》进行了理解,再用通假字、衍文、缺字的校注,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道德经》。
《郭店楚简·老子甲》所表现出来的《老子真经》的内容是非常完整的,总共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练习「 心智系统转换 」前的准备。
第二部分是练习「 心智系统转换 」的基本功以及整体过程。
第三部分是老子自己练习「心智系统转换 」的心得。
第四部分是老子对推广「心智系统转换 」方法的建议。
第五部分是一个专题论述,属于「心智系统转换 」高级阶段的练习。
这是从文本结构上来说的。
从内容组成上来说,老子所讲的「心智系统转换 」练习分为两大进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需要先借助下面这张图来讲。
第一大进程,其中又包括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讲:人的意识从第一层人体回收到第二层人体。
第二部分是讲:人的意识再从第二层人体回收到第三层人体。
完成这个进程练习以后,第三层人体内的元神意识就主导了整个重叠结构人体的三层人体与三层意识。
第二大进程,其中也包括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讲:元神意识感应自己所处系统中的系统自动力,并让隐性人体同步顺应这种系统自动力的运行。
第二部分是讲:元神意识去感知、回收流散在显性人体与隐性人体之间的「 能量」。把这些「 能量」全部回收回来以后,三层人体就能够一同回归元神本体原来所在的隐性世界。
我们所熟悉的佛教认为,我们的肉体是一种虚幻,是需要抛弃的,但是,在《老子真经》中,却认为三层人体将全部都回归隐形世界,这其实就是道家「长生不老」的源头,只是后世误解了「长生不老」的真正概念,以为是肉体在显性世界中长生不老,其实,是肉体能够回归隐性世界,在隐性世界中「长生不老」。
黄帝是第一个练成「 心智系统转换」的人
老子写下的《老子真经》并不是老子的原创,而是他对「 源头甲骨文」的研究与练习的结果。
那么,让我们再回到「源头甲骨文 」创造的源头。对「源头甲骨文 」所包含的内容,真正了解、掌握的人是谁呢?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根据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情况,中华民族的礼乐制度、文字都是由轩辕黄帝为我们创造、留下的。通过对《郭店楚简·老子甲》的解读,我们基本上已经能够确认「源头甲骨文 」就是一种传承「重叠结构世界 」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 」方法的特种图示。
那么,礼乐又是什么呢?根据我们对《郭店楚简·老子甲》的解读,发现礼乐是让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中学习「 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测:轩辕黄帝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练成「心智系统转换 」的人。
轩辕黄帝不但练成了「心智系统转换 」,而且把「心智系统转换 」这种方法普及成了中华先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与制度保留了下来。当轩辕黄帝完成了这一切以后,他自然就带着他的显性人体回归到隐性世界中去了。
所以,我们现在所流传下来的「 黄帝骑龙归天」这一神话,非常有可能就是对「轩辕黄帝练成心智系统转换以后,带着显性人体回归隐性世界」这一事件的神话式的描述。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有兴趣的网友可在亚马逊、掌阅、当当、京东中搜“老子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