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字号生平不详,曾经有过短暂的不顺仕途,不久归隐。他少年时即有诗名,与王维相交甚厚,王维曾经写过《赠祖三咏》,其中有“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等句,可见交情。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自然为主,辞意清新洗炼。《望蓟门》雄浑壮丽,与祖咏其他诗篇风格迥异,是他现存唯一一首边塞诗,也是唯一的七律。
蓟门,现在北京德胜门外,是京都十景之一的“蓟门烟树”。蓟门在唐代属范阳道所辖,统率十六州,属于国疆的最北方,是名副其实的边塞,唐玄宗时在此北拒契丹,这首诗大约就是作者游宦范阳时所作。
首联“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起笔气宇轩昂,写诗人登高远望后的感慨。“燕台一去”采用倒装手法,是一到燕台的意思。燕台即幽州台,有战国时燕昭王为郭隗所筑的黄金台,这里暗用典故,燕国自郭隗、乐毅等将士去后,随即被秦所灭,诗人以历史陈迹包蕴的兴亡教训,警策今人。诗人初到边镇,面对着苍茫大地,险要河山,不禁激发了满怀豪情。一个“惊”字,突出描写诗人初望蓟门的感受。所惊者何?一惊“笳鼓喧喧”,二惊“万里寒光生积雪”三惊“三边曙色动危旌”。在诗人眼里,唐军号角高亢凌厉,边塞的雪既广且厚,旌旗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勾勒出局势的危险紧迫和唐军的雄壮威武,渲染出边塞要地的紧张形势,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
颔联写望中所见的景色,意境开阔,气势恢宏。“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前句是望远,后句是望高。望远,北国的冬天,积雪生辉,寒光四射,使人眼花目眩。望高,三边(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此处指东北边防)朔风劲吹,只有悬挂在高杆上的旗帜,在半明半暗的曙色中猎猎飘扬。自然界的严酷与军营的严整相互映衬。
颈联“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诗人游目四顾,只见烽火连绵,所到之处竟与胡月相接,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这是唐军进攻的态势。“海畔云山拥蓟城”,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像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的防守。一攻一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把北国寒冬沙场征战的形势勾勒得淋漓尽致,气魄雄伟而不觉苦寒悲凉。
尾联卒章显志,借典故以抒情。“投笔吏”借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请长缨”用汉代终军请战擒南越王的典故。诗人虽然不是班超,也不是终军,但是面对三边烽火,蓟门战云,诗人忍不住想要投笔从戎,报国御侮。恰与首联的“客心惊”遥相呼应,全诗浑圆无痕而又遒劲有力。
全诗扣紧一个“望”字,以“烽火”承“危旌”,以“雪山”承“积雪”。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从军事上落笔,融古迹与山川于一体,写景瑰丽奇伟,意象雄伟阔大,格调高昂,气势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