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部豆瓣评分8.5的电影我会看了一遍又一遍,已经三遍了,我自己也很好奇想再看一遍捋捋清楚。
最初发现这部电影是因为无意间听到了Adam Levine的《Lost Stars》,本来就对“骚当”的声音没有抵抗力,立刻马上对这首歌全方位了解了一番发现了这部电影,又被凯拉·奈特莉吸引,所以当下便看了这部电影。影片除了歌曲很对我的胃口,还有很多细节也让我觉得或怦然或揪心或感动或向往,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有人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看的电影推荐一下,我都直接力推这部,后来自己时不时想看又看过两遍。
其实整个故事脉络很简单,失恋的创作歌手格蕾塔偶遇潦倒的唱片制作人丹,两人合作一起在室外合录一张专辑主线故事,外加格蕾塔和一夜爆红的歌手男友之间的情感辅线及丹与叛逆女儿之间重建关系的辅线。
【1】
电影最开始就是格蕾塔在纽约小酒吧里被好朋友“请”到台上去唱自己创作的歌曲。
【2】
唱片制作人丹,对于音乐创作的初衷和音乐的灵魂与自己的合伙人产生了分歧,被迫离开公司,而这一切也被同去的叛逆女儿全部目睹。
在前妻眼里,丹不过是一个悲惨的失败者。而女儿却对这个父亲并不了解。
不过确实羡慕开放式教育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与沟通方式。丹和女儿坐在酒吧里聊着对彼此的看法,甚至这个爸爸连女儿到底多少岁也并不确定,可是他们依然可以很放松地聊妈妈觉得女儿心理不太正常叛逆过度给她找心理医生,聊自己的零花钱全都花在了避孕套上,最后因为两人身上都没有钱而选择逃单。
我觉得这样的关系感觉更像是朋友吧!至少这种对话没有辈份之间的距离和陌生客套。
【3】
丹开始了失业后潦倒的生活,似乎连车子都和他过不去难以启动。他独自一人去酒吧买醉消愁,这一幕正好与电影开头时格蕾塔唱歌进行了巧妙的衔接,或者说是从格蕾塔的视角切换至丹的视角。
格蕾塔的新歌仅仅完成了初步创作,伴着吉他简单弹唱,但在丹眼里却已经有了成熟的编曲,同时有着钢琴、架子鼓和大提琴的伴奏。这也就恰好了解释了为什么格蕾塔的作品能够吸引丹,一方面有感同身受的经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唱片制作人本身对于发掘寻求好作品好歌手的敏锐感知,所以丹一脸陶醉、欣赏的表情表露无遗。
格蕾塔唱歌时的样子真的超级美,自带光环。
【4】
丹的兴奋、欣赏和邀请遭到了格蕾塔拒绝,本以为第一次交集就此完结,然而散场后丹在酒吧门口等着格蕾塔向她诉说自己的真实情况确实很糟糕也没有能力真的和她签约,并表明了刚才那首歌的演绎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际遇特别美妙。我们以为身边的人最熟悉最了解我们,其实烦心事搅扰心头的时候更愿意独处而不是倾诉,而有时候在那种境遇凄冷惨淡时,却往往会因为一个陌生人的一首歌,一句话,一篇文章重振旗鼓,这种冥冥之中的道不明的也行就是很多美好故事的开始吧。
尽管丹耐心倾诉,介绍自己以及公司,想用诚意打动格蕾塔,可这个并没有带给她太多美好回忆的纽约让她想要逃离,执意回到英国。
所以其实以上都只是一些小序幕,真正的故事还没有开始,想把后面美好又重要的部分单独来写,带了图会有很长,所以之后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