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四章,再思考以下问题:
1.“请结合自己的实践情况,解释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这句话中的“解释”与理解六侧面中“侧面1:解释”内涵一样吗?为什么?
不考虑学科内容,学生年龄和经验,如果学生达到了理解侧面1,他们就有能力展示自己的工作。这也意味着,在进行评估时,必须让学生面对新的事实、现象或者问题,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独立将信息归入正确的原则,并且解释明显的悖论和反例,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中,这类解释被称为“分析”和“综合”能力。这段话阐释了什么是基于理解的解释,我认为有两个要点,一是能够在新的事实、情境问题中解释,二是能够解释悖论和反例。因此“解释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中的解释与理解侧面1的解释不是一回事,这句话里的解释仅仅涉及理论观点的陈述,不存在悖论和反例,也没有新的情境,问题表述也比较直接明显。
2.“侧面3:应用”与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应用实践”中的“应用”内涵一样吗?为什么?
我们通过应用、定制、改编事物来表明我们对它的理解。当面对不同的约束条件、社会背景、工作意图和受众群体时,如果我们理解了,就会表现为知道怎么做,能够在压力下从容机智地成功完成任务。我们为学生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地接近学者、艺术家、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将要面对的问题情境。例如,时间限制和学习条件应尽可能不同于典型的、受控的考试情境。
侧面3应用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应用实践不太一样,应用实践类活动是属于深入语篇的活动,仍然是属于有提示基于语篇基础的内化与运用,迁移创新类活动可能更加接近侧面3所提到的应用,两者都强调新的情境。
3.请用本次作业课例解读“理解就是能够应用知识”这一美国教育传统观点。
以七上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为例,学生需要理解一般现在时含有实义动词have、主语为不同人称的一般疑问句。能够应用就是能够在不同情境中使用Do you...?和Does ...?来准确表达意义,不仅仅是在控制的环境,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也能够使用这一语法来解决问题。
4.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洞察”“神入”“自知”意识和能力?请结合第四章《理解六侧面》文本学习,在理解“侧面4:洞察”、“侧面5:神入”“侧面6:自知”,概念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基于洞察的理解不掺杂学生个人的观点,而是一种成熟的认知,即对一个复杂问题的任何回答都只是代表了一种观点而已。它往往通过问“它究竟是什么?”来揭示事物,并将答案(即使是教师或课本上的答案)看做是一种观点。在英语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看问题,让他们明白答案不是唯一的,比如同一个句子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神入,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摆脱个人反应转而去寻求他人反应的能力,当我们试图理解另外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做到神入,这不是单纯的对我们难以控制的事情的一种情感反应和共鸣,而是有意愿的尝试感他人之所感,看他人之所看。在英语课堂上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当堂课所得。
为了确保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与教材所能提供的体验相比,学生应该需要更直接和更拟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