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旦,重新阅读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书中的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今年元旦,接触到武志红的《巨婴国》,这本书掀起了心理学阅读的小高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我”是什么,“自私”是什么。
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无私奉献”比“自私自利”高尚,“集体主义”比“个人主义”先进,“乐于助人”比“袖手旁观”优秀。因此,大多数中国青少年的成长阶段,被学校、被家庭灌输了太多这样的营养液,以至于长到成年,竟认知不清什么是“自我”,什么是“自私”,出现了各种各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生动案例。
当然,也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一边吸收传统的“营养液”,一边对抗削弱它的副作用,生长成为了自我人格相对健全,自私属性恰到好处的个体。观察这些人的行为特征和人际关系,往往具有独特的标签化、个性化色彩,在人堆中稍显不同,但又不是格格不入主流。他们为人不会扭扭捏捏,处事不会拖泥带水,千金难买我乐意,千金在手,却另有欢喜。就这样,落落大方,坦坦荡荡,活出了大写的潇洒和精彩。
A小姐是位特别具有同理心的姑娘,凡事习惯为他人着想,即使偶尔牺牲自己的小利益,也愿意成全他人所需,满足他人的心理感受。与伙伴们聚会吃饭,明明不想吃烧烤,也不想跑到距离自己很远的一家餐厅,但是顾及朋友们都喜欢那个远一些地方的烧烤,便默默收起自己的小抗拒,在心里淡化自己的不满意,就好像自己心里从来没有泛起过不愿意的涟漪一样。
久而久之,总是一味迁就他人,妥协自己,A小姐的性格色彩逐渐淡化,性情秉性越发随和,在人际关系里表现出过度的谦卑和软弱,在内心世界里藏了一个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小婴儿。而在他人眼中,A小姐的淡化和随和,逐渐变得人设标签模糊,沟通成本升高。不倾诉、不表达,身边人难以准确获取到A小姐的真实想法,更难以感知到A小姐内心里存在着一个掘强任性的小婴儿。
于是,A小姐开始生活在焦虑和对抗中,害怕自己的语言行为没有达到他人的要求,担心别人认为自己不合群、事情多。同时,又因为化解不了内心深处那个小婴儿的负面情绪,A小姐愈加责怪自己,埋怨自己。她把自己置身于内外窘迫的困境,纠结不已,疲惫不堪,陷入到恶性循环的怪圈。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从A小姐身上看到我们身边人的影子,或者自己身上的影子。这不奇怪,因为我们共同经历过那个普适性极强的价值观念教育,而这份优良的价值观念里存在漏洞,却没有自带补丁。过分让渡自己的心理需求,照顾迁就他人的感受,并不能为自己赢得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达成舒展挺括的自我和解。因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每一独立个体最应做到的,是自我意识成熟,自我人格健全,自我能量充足。这样,才能以合格独立个体的身份参与到与人合作和社会分工当中。否则,在这场以合作创造价值为特征的现代化社会生存大作战中,属性缺失的独立个体会影响团队和组织的价值创造能力,会被其他合格个体替代,会被公允无情的价值规律逐末淘汰。具备独立健全的自我意识和人格,是我们作为自然个体的生产力,也是我们社会属性里该有的要素。学会“自私”,培养自我意识,懂得表达和倾听,懂得挖掘和获取,是一份实用的生存技能。
有一天,A小姐学会了直接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不再压抑那个隐隐作声的小婴儿,说出自己的意愿和态度,会让他人更有效的接收到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反馈出匹配这一信息的行为。这样的人际关系互动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有建设性的,可持续的。这样,A小姐不会再深陷于过度焦虑和纠结之中,他人看待A小姐也不会那么别扭和难受了。
纷纷扰扰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遗忘自己,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为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总扮演着被赋予的角色,而不是自己。无法安静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与住在心底的那个小婴儿达成良好互动,获取到他的真实需求,就很容易把焦虑和对抗外化成与他人的争吵、冲突和矛盾。
有时,学着“自私”一点,学会优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培养起有效的语言行为表达方式,不断升级优化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保持属性合格的独立个体的生命力,活出该有的潇洒和精彩。
这点,我们应该向小朋友学习,特别是六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
A小姐该庆幸,有生之年终于学会“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