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依房备老,归乡养老,这是目前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三个主要特征。
所以导致重男轻女思想很重,想尽办法建房或买房,落叶归根情愫很浓。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60年代这一滩人,年轻时候,有时间养小孩,没时间陪伴小孩,留守儿童所导致的问题必然会以同样的方式反馈到他们自己的养老身上,一言以蔽之,两代人没有感情基础,没有长时间共同生活相处的经验。他们的养老问题,已经有了深刻的时代特征,有了新的矛盾特征,不仅仅是在哪里养老,由谁负责养老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的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认识新的养老局面,进而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特征养老局面的心态,再进而学会如何跟下一代和谐相处。反之,上述问题,对他们的下一代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从认识到心态转变到接受共处,都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磨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比较常见:一是把养老做交易,如上代给下代的某个子女建个或买个房子,就跟谁养老。二是跟下代人的日常相处情绪作为养老去向的考量,即谁对我好,我就跟谁,都不好,我就自己活,完全凭心情,情绪代替规矩。三是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要求他人,说话做事,以为下一代好、帮忙的初衷,介入下一代日常生活,参和大多,有把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强加下一代人之嫌,费力不讨好,必然导致冲突不断。
中国人对养老问题是有自己的智慧的,就是当人老了,天下的事,就交给年轻人,儿孙自有儿孙福。含饴弄孙是最恰当的姿态,即陪伴了下下一代,又解放了下一代,其他的,能不管就不管,能不问就不问,能不听就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