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曾说艺术的境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本书《心流 最优体验心理学》讲的就是一种无我之界,体验总结出的积极心理学——心流。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觉。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从更为人本主义的视角将观察者视为一个整体,不再像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心理学者所关注的方面如何减轻抑郁给个体带来的痛苦,而是转而探讨哪些要素能够让个体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写的《心流 最优体验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石,同时,他本人也是美国排名第四的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积极心理学导师,他写的《心流 最优体验心理学》,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影响甚广,是他将这种“入迷”状态(一种忘我的状态)第一次做为“心流”开始了研究,从而获得的研究结果。我想他本人运用得也很是熟练,在讲堂上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一个带着浓重中欧口音的白胡子导师,却活跃得像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睿智里不时有各种冷笑话,他就是这样一个积极心理学的开创者、推广者、研究者。
《心流 最优体验心理学》从探讨幸福为开端,告诉我们,幸福是种主观的感受,这种感受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日常体验,可以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完全可以以一已之力,不能改变外界发生了什么事,只靠意识的内涵就有办法使自己快乐或者悲伤或者有幸福感,意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你想改变的或者你想得到的。
像经典电影《美丽人生》所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意大利,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中,让儿子的童心不受任何伤害,除了男主人公父亲的努力外,取决于儿子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内心的意识,这样就不再是一个黑暗的集中营,而是一个有趣的游戏,而且最通过意识控制行为,取得游戏胜利,可以得到一辆坦克,这是男孩眼中的意识世界;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也说“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这就跟书中所说“有意识地心流”意曲同工,高墙也挡不住内心的自由与希望。
这些电影所反应的都是心流下所控制的幸福,是在经意和不经意间控制的内心世界而得到的与外界实际信息不同的心流,那确实是一种美好的与世隔绝,不顾纷扰独自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那是超脱的内心幸福。
学习使用“心流”,就要首先知道它的存在,学习知道它的构成要素,把这些元素结合成种能量,有正确的心灵导向,正确的目标,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到心流,虽然它的培养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家庭和童年教育,但也可以通过自己练习和约束慢慢培养出自得其乐的性格。
这时理解心流就如同是一种超脱的、悬乎的道家养生功法——气功,运用意念控制身体里的气流有规律地运转,打通经脉,从而达到养生的目地;心流也像是心熵,熵是虽然是化学术语,指混乱的状态,但用在心流,可以充分说明使混乱无序的精神心理状态变得有序、有流向。
知道了这样的心流,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融会贯通,似乎需要知道更深层次的运用,可是它就是那垂手可得的感官之乐,比如做运动、谈恋爱、欣赏画作、听音乐、吃美食;也是思维之乐,了解事物,发掘意义,建树自己的价值观,通过思维、思考得到乐趣:当然也包括工作之乐,这是很多人都有过体验的,从工作中发现乐趣、爱上工作、不浪费人生,越发觉得人生有趣;还有最让人讨厌,或呲之以鼻的人际关系,如果用到心流,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生活,先改变自己再改变社会,胸怀大我,才会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挫折中当然也能自得其乐,利用心流可以扭转悲剧、纾解压力,化腐朽为神奇,这些的关键点都是培养自己自得其乐的性格,控制心流。怎么样能自得其乐呢,陈景润,爱学习就是一个自得其乐的人,他的头发总是很长,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怪异模样,可他每次去剪头发,因为手里的号牌等待太远,就学习起来,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哪还记得剪头的号牌,往往等到一半就去图书馆查资料了,所以又顶着一头长发回去了;宋·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是说自已身在风雪中,但是能找到开心的点就好。
书的开始就提出人何时最幸福?追寻生命的意义,何谓幸福?何谓意义?这就是心流所讲的一种境界,一种心态,可培养可学习可控制,一种流动的有序的方向。到整本书的最后,任何人都可以按照书所讲回答“各种问题,只要运用心流,人类积极心理学,个人目标与心流汇合,随时人都是幸福的”拥有心流,任何时候都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