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疯魔不成活”是京剧行当里的一句老话,后来被大家广泛采用,指的是一种痴迷的境界,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会让人深陷其中,全心付出。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科学巨人皆为疯魔之辈。
我常常希望自己在写作方面能进入不疯魔不成活的境界:用心观察记录身边发生的故事,认真的做读书笔记,琢磨那些大咖的经典作品,有浓郁的表达欲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表达能力。
疯魔的力量是恐怖的,那是一种把自己全身心的细胞都调动起来的热情,而且这种热情会因为不断深入的研究,长年累月的付出变得更加升腾,而不是消退。我从我们4岁多的大女儿身上切实体会到了这种疯魔的能量。
她是一个非常专注的孩子,沉迷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的世界都是她的背景。她自娱自乐,自我鼓励,非常自律。
她喜欢《昆虫记》,前后读了十几遍,熟记下每个动物的名字和习性,然后把它们画下来,一开始画的线条还是有些简单,不能画出动物的特征,她自己也能感知到,一遍遍翻阅书中配的插图,一遍遍的临摹,寒假里每天几乎都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在画画,十几天里画了几百页画稿,终于很多动物画出来都有那么点形似神似,她沉浸在对这些动物的喜爱中,还会给小昆虫起名字编故事,这些小昆虫现在已经成为她生命里一个个鲜活的小伙伴,成为她画中的主角。
一直以来,她都很喜欢阅读,她读到自己喜欢的绘本,就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完全的背下来。对于一个4岁的孩子,安徒生的《丑小鸭》绘本有30多页纸文字很多,我觉得难度挺大,结果她每天都让我们陪读四五遍,自己一个人也要花上一段时间自己翻阅自己讲,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她终于可以完全自己讲了。她完全被这个故事吸引,最开始的时候边听边流泪,直到很长时间之后见到结冰的河面还会说丑小鸭冬天的时候一个人在结冰的河面上。
最近她迷上了英语,觉得能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天都要看一个小时左右的英语动画片,《爱探险的朵拉》她反反复复的看,听得不清楚的地方就反复的听,听清楚的地方就一直跟着说,在家里更是常常讲英语,昨天晚上睡觉前缠着我把她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物体的英语名称教给她,在嘟囔着英语中进入梦乡,今天早上不到6点就醒来,哇啦哇啦讲英语,又一次进入了疯魔境界。
看着她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的全心投入,以及取得的进步,令我非常的感慨,也非常的佩服。我没办法仅仅把她作为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看待,在心底深处我对她生出一种敬意。目前我还没有搜索关于幼儿自律,渴望成功方面的研究资料,但是女儿的现实版案例让我觉得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达到疯魔的境地。
如果我们少了一些功利心,为了喜欢而精通,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心无旁度,不断深入,我们是不是更容易成功?或者说优秀是一种品质,它植根于每个人的基因中,有些人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很好,因为她是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