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从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颇有感触。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去村里办事,突然一条大狗从远处向他冲过来。他曾经听说过乡下的一句俗语“狗怕蹲下”,因为你一蹲下狗以为你要捡地上的石头打它,就会落荒而逃。于是,他连忙蹲下,果然,狗吓得转身跑了。可就在这时候旁边突然过来一个大爷,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使劲朝狗仍过去,正好打在狗腿上,狗叫了一声,跑得更远了。过后,大爷有些生气地对那个人说“你蹲下就要打它一下,老不打,狗就不信你了,乱套了!”
那位大爷的斥责仿佛也是说给我听,让我不禁心虚脸红。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几乎每天都在犯着只“吓”不“打”的错误,后果严重而不自知。我儿子四岁多,每天下午放学都是在幼儿园吃过饭的。所以每天晚上我们吃饭的时间他还不饿,我们吃饭他就在客厅玩车,或是看电视。但是他却养成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吃东西的习惯。周一和周五还有情可原,但周六日也不好好吃饭了,我们吃饭的时候他都叫不到桌子旁边,要么说不饿,要么说减肥,即便强行威胁着拉到桌子前,他也是扭来扭去的不好好吃!许多时候我会生气地吓唬他说“你如果不好好吃饭,晚上我什么东西都不让你吃,就饿着你!”可是到了睡觉前,他开始喊“妈妈,我饿了,我饿!我饿!我要吃东西!”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能坚持不理不睬,可是看他可怜的模样,哀求的语气,甚至是委屈的哭泣,我坚硬的心会一点点瓦解,直到最后盯问他一句“你以后好不好好吃饭了?!”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便妥协了,给他准备吃食,看他狼吞虎咽。有时候我也想狠心饿上他一次,可最终还是不舍得。就这样,直到现在还没有改掉这个坏习惯。好好吃饭,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常规,可是不自觉间却被我破坏了。不好好吃饭就会挨饿,这样的因果关系,孩子只是每次听我说,却从来没有看见我实施过,他也没真正领教过挨饿的滋味,所以他会在我的妥协中得寸进尺,一次次故伎重演。
“吓狗”是家庭教育中新版的“狼来了”。无数次流于形式的说说而已,模糊了孩子们心中的是非对错,是对错误言行的一种变相鼓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自己的孩子(主要指十岁以下幼童)淘气了,闯祸了,犯错了,家长们嘴上或训斥,或声张要打,甚至是真地拍上不关痛痒的两巴掌,但实际上你会从他们脸上没有控制好的笑意中感受到他们心中的窃喜。“淘气的孩子才聪明”这是他们内心认同的一个声音。如何让孩子安静乖巧下来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威胁许诺:“如果你再闹我可揍你了!”“如果你再淘气我就不给你买XXX了!”“如果你乖我就给你买XXX!”的确很多时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孩子们会暂时偃旗息鼓。但是很快就又会揭竿而起,鸡飞狗跳。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很多次,很多时候并没有受到“后果”的惩罚,而我们的家长在说过之后也很快抛到了九霄云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因为“吓狗”导致家里的规矩失去了效力,让孩子养成了不守规矩,漠视规则的习惯,一旦到了社会上,没有了家人的溺爱和迁就,孩子将面对更加严厉的惩罚,更加深刻的教训,这应该是家长不愿看见的。
“打狗”是坚持是非原则下的一种有效的惩戒方式,家长必须狠下心来,说到做到,这样“规则”才能种植在孩子的思想意识里。
在我们家,孩子犯了错有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罚站,二是打戒尺。女儿一般会选择罚站,很多时候会一边罚站一边掉眼泪。我忽略她的不满和委屈,权当是悔恨的眼泪。儿子呢,一般会主动选择打戒尺,他不喜欢拖泥带水,他喜欢干脆痛快。儿子虽然只有四岁,但也很会察言观色,懂得“敌进我退”的战略战术。记得有一次他用各种玩具堵住卧室的门,然后对我喊“妈妈,你别进来啊!”正在忙家务的我也正懒得理他呢。过了好一会儿,我突然意识到屋里安静得有点不正常,很好奇他在干什么?于是我越过地上他设置的各种“地雷”,悄悄地打开卧室的门一看,真是惊出了我一身冷汗!他正站在窗台上,跃跃欲试地准备往下跳!看他的样子估计已经跳了不止一次两次了!虽然是往屋内跳,但这样也是很危险的!看我怒气冲冲的样子,他溜下来主动去拿来了戒尺,站在那,身体不停扭动地对我说:“妈妈,我以后不跳了,一回也不跳了,五回也不跳了,六回也不跳了!”他一边说一边用小手笨拙地比划着数字。看着他可怜巴巴地模样,听着他磕磕巴巴的稚嫩语言,我举起戒尺的手真不忍落下!但有个声音在严厉地警告我: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母爱泛滥,否则功亏一篑!啪啪啪的戒尺声中是儿子紧皱的眉头和含泪的双眼,只有疼痛才能让他记忆深刻,才能使教训持久,我不心疼!我不能心疼!
说到“打狗”,我家哥哥的做法也有些可以借鉴的地方,虽然我私下认为有一些矫枉过正,甚至有点简单粗暴,但效果的确不错。因为平时两个孩子的接送都是姑妈家哥哥负责,所以两个孩子在心理上跟哥哥很亲,但表面上又很怕哥哥。平时如果他们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哥哥从来不跟他们废话解释,只要是对的,必须去做,错的,绝不迁就,杀伐决断,不容置疑。孩子也有孩子的小聪明,他们也会看人下菜碟,欺软怕硬。在哥哥面前他们是绝对的服从,没有任何的矫情和条件。在这一点上是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作为妈妈,忍住心中的喜欢和宠爱做到铁面无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该打狗的时候,还是要狠心仍出手里的石头!
“吓狗”是害,“打狗”是爱。家长们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言必行,行必果,正确地引导孩子明辨是非,规范言行,只有这样当他们走进社会后,才能很好地遵守规矩和秩序,不茫然,不无措,不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