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假期都读《诗经》,每一次读,感受都不一样。
再读《蒹葭》,启人心智,引人遐想,不禁想起了上学期在课堂上讲授此诗的情景。
记得那还是十几岁的时候,正读高中,正沉迷于琼瑶的言情小说,尤其喜欢那本《在水一方》。书读完了,又追同名电视剧,剧中的主题歌让年少的我心神荡漾:“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后来才晓得这首歌的歌词脱胎于《诗经》的《蒹葭》一诗,于是迫不及待地找来读,对古典诗歌的亲近便由此开始。(这是那节课的开场白)
一、意象之美
蒹葭(芦苇)、白露、秋水、伊人。
由秋景构成的苍茫朦胧的氛围:蒹葭苍苍、蒹葭萋萋,为霜的白露、白蒙蒙的秋水。
由“伊人”暗示的可望难及的希望:“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在水中央”、“在水中坻”、“在水中沚”,就是不在身边。
由主人公表达的义无反顾的追求:尽管“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一路障碍重重;但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却不曾动摇:“溯(逆流)洄(弯流)从(追从)之”、“溯(逆流)游(直流)从之”,始终坚定执着。
二、写法之美
《诗经》大部分是民歌,有反复叠唱的特点,而此诗重章叠句的艺术效果格外强烈动人。
运用重言(叠字)摹形,如:苍苍——萋萋——采采,景物的层层渲染——加浓加深了迷离朦胧的氛围。
运用双声摹声,如蒹葭。
运用叠韵摹声,每节都押相同的韵,第一节如:霜、方、长、央,增强了诗歌的节奏美。
运用叠句渲染,就是用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表现人物强烈的感情。
《诗经》时代单音词占多数,因为人们还不能大量创作复合词,便只能依靠这种形式来增强抒情描写的效果,不仅使诗歌的节奏整齐,还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
时间的渐渐行进,为霜——未曦——未已,传达出等待的焦灼与企盼的专注。
地点的变幻莫测,在水一方(水中)——之湄(水边)——之涘(水边):展示希望——目标越来越明。
追寻路程之艰难,道阻且长(远)——且跻(高)——且右(曲):暗示失望——困难越来越大。
这种往复回环,流动婉转的节奏,恰与全诗朦朦胧胧、若隐若显的情景正相吻合,我们常说的“一唱三叹”,不正是这种情景吗?
三、诗旨之美
抒情诗还是言志诗,亦或是爱情诗?这是由“伊人”的形象所决定的,“伊人”谓何?
1.伊人就是美人——主人公的所爱。
尽管诗人未直接描写“伊人”的美貌,但我们不妨把秋水的空明、蒹葭的苍翠、白露的晶莹、霜花的高洁视作“伊人”身披的薄纱(环境的烘托),由此展开联想:在那水环苇绕的小岛上,隐约站着一位“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绝态女郎,她高贵而美丽,令主人公无限向往。于是他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追求攻势,试图接近她,得到她。可惜“伊人”终究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尽管主人公苦苦追求,却是终无收获,从而表达出一种追求爱情的美好欲望与追求失败的感情苦闷。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言情诗或者爱情诗当是诗中应有之旨。
2.伊人并非高不可攀的“女神”,而是隐居的贤德之人。
《蒹葭》表达的是对贤人隐士的思慕与追寻。一是“宛在水中央”的那种可触不可及的恍惚;二是“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那份倔强。我们可以把《蒹葭》当作情诗,也可以把它当作寓言去读:“在水一方”的可以是佳人,也可以是梦想;“道阻且长”的“道”可以是万水千山,也可以是努力追寻、不断接近理想的过程;“苍苍”者,可以是芦苇叶的颜色,亦可以是饱经风霜的苍凉心境。
3.伊人是美好理想的象征。
中国向来有以“美人香草”喻理想人物或理想境界的传统,伊人正象征着崇高的理想,诗中主人公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及,因而他的追求并没有结果。可是他并不因为没有结果而放弃理想,放弃追求,而是屡败屡战,百折不挠,追求不止。它激励我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坚持不懈。结果固然重要,过程亦有意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去坚持去努力了,不管结果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说,说它是一首言志诗亦未尝不可。
四、追寻之美
我最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沉迷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凄美意境以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浪漫意象。
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我才学会欣赏“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一句的好。这句诗真是有力量。人生在世,不管是追求爱情、事业还是理想,在漫漫其修远兮的长路上都会遇到挫折阻碍。况且世上并没有一定会实现的目标,光明的前景就像“宛在水中央”的
“伊人”,你可以企盼却没有把握。这句诗在向我们发问:面对命运的迷雾,你能否不惧道阻且长,勇敢上路?面对未知的前程,你能否顺流逆流上下求索,坚定执着?
这才是《诗经》,让人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