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则思不罔,思而则学不殆”。一本书能否发挥它本身的益处,就要看读者对它的感悟程度。
最近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名叫《笛子规》的书,刚开始看到这书名时觉得它很封建死板,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用来教育约束第子的一些规矩条文,可能现代的《中小学生守则》就是它的翻版。可当我翻开第一页反复细读时,才发现它其实充满了发人深思的哲理,并不是麻木死板的。看过《第子规》的人儿都知道,它的章节极少,共才有八章,内容结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全书仅一千零八十六个字,但是它浓缩的可都是精华啊!此书非常适合幼龄儿童阅读。,可对他们起到启蒙作用。对于家长教育孩子也是很不错的喔!而我一个高中生阅读此书则显得过于幼稚。我只能说是相见恨晚,就当是回补童年遗憾吧!
今天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把这本《第子规》给看懂。像字那么少的书,花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把它给看完了。但是看完容易看懂却难。一本好的书还需要慢慢品味,好好领悟。此书乃是清代李毓秀所作,文体为文言文,还不是白话文,有些地方要看懂还是有些困难的,不过总体上还是浅显易懂的。其实这《弟子规》的原名是《训蒙文》,这原名对现代人来说确实是有点难理解,后经贾存仁改名为《弟子规》后就通俗明了多了。“训蒙”是指教导初入学的人或孩童,由此可见《弟子规》应是一篇教导初入学孩童在家外出与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的文章。本书中的许多行为规范值得我们现代孩子借鉴学习,但这书毕竟是清朝人所著,时代不同难免会有些冲突,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运用借鉴,使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年代,为了生活,许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因此便有了众多的留守儿童。他们自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因而城里人所谓的家教自然便没有。然而这些留守儿童正需要一本《弟子规》!《弟子规》里的精华放大后都一个个充满生活哲理的小故事。例如“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孔融让梨》“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真理”——《纸上谈兵》“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曾子杀猪》每一句谨言都对应一个故事的诠释,这些足以让那些孩子受益终身。而我本人就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长年不在身边,书的陪伴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本好的书可以指引我走入一个正确的道路。父母或许给不了孩子一个好的教育,但可以给他们一本好书,一本好书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
读《弟子规》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