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刚刚看完徐志斌的《小群效应》,这是他社交红利系列的第三本书,前面两本我并没有看,但从第三本来看质量比较高。这是一本工具型的书,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社群的很多关键问题,我向你推荐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这本书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最为重要的是书中所使用的案列或者数据都是最近这两年的,它的时效性极强。
另:如果你对社交并没有兴趣或者在这一行干了很多年,那么就不需要关注这本书。以及这是我最近读过的第四本书,第二本书还是没有写,心累。
我简单分享下书里我感兴趣的几个内容:小群效应、荣誉驱动、沉淀关系。
小群效应——人人都想进大群、人人都活跃在小群
我的微信里有非常多的群,大致上是三种:工作群、学习群、生活群,前两者占了绝大部分,但我基本不发言,我只在有限的不到5个群里会发言扯一些有的没的,发言的内容是随机的,而这几个群的人数都不超过10个人,这才是真实的社交形态——在大群里工作和学习、在小群里生活。
我为什么不愿意在大群里发言?主要原因是体验不好——无法获得关注。在大群里发言通常是两种结果:一是被淹没了,二是没人理。参与活跃话题的时候大家都在发言,我的发言很快就被淹没了。在沉默的群里发言那根本没人回应,我只是普通人并不是KOL,当然没有回应。没有人回应我的发言,没人关注我,我发言的动力当然就不足,我相信大家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因为想知道大家在关注什么东西所以加入大群,因为体验不好然后沉默,这就是现状。
我为什么愿意在小群里发言?就是因为体验好,大家相互之间熟悉,相互关注,相互回应。
当然,另外一个事实也能佐证小群效应,那就是如果你分享一个你觉得不错的东西,你通常倾向于分享给小群或者好友而不是朋友圈,在心理定位上三五好友就是高过大众朋友的,能够得到三五好友的肯定愉悦度远高于朋友圈点赞留言。
这在数据上也得到了验证,《小群效应》例举了微信读书和全民K歌的例子。
在商业上来说,你在小群里得到广泛传播所获得利益远高于大群传播,我们更愿意付费或者花时间。
荣誉驱动——我做的比你好
我今天走了XX万步,好友里面排第X——这是我以前比较常听到的内容,大家应该也很熟悉这是微信运动。走路本来是一件个人的无趣的事情,但是加入社交元素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走的比好友多我比较厉害,以及隐含的信息是我是一个更加健康、自律的人。
你看这样一来就有趣很多了,我既可以塑造我的个人形象又可以向好友炫耀自己的成就。
你已经战胜了X%的人、排行榜这些都是一样的道理,让你感受到荣耀,让你更愿意参与进来。
让你获得成就、让你知道别人在和你比,这会让你花更多的时间和钱,这在商业上是非常重要的,游戏在这方面最成熟。
沉淀关系——我的好朋友都在用
我常常看到类似这样的文案:你有XX位好友已经加入XX(譬如脉脉),就等你来呦。它说的是你有好友已经加入,你就会想:这是什么?我有这么多朋友在里面,它是不是有什么大家都觉得好的东西?它成功的引起了你的关注,然后你在某个闲暇的时候下载了app,这就是它的成功——引导你下载。当然,现在这招被用久了之后不大好使了。
《小群效应》举了“捞月狗”的例子来说明沉淀关系的意义。数据表明只要关注了3个好友,你就基本上不会流失,因为你找到了和你兴趣相近的人,你们有共同的话题,你想留下来,而且你还想邀请你的朋友也加入。这就是良性的循环。
以上都是关系驱动,我们对自己朋友的关注远超过其他人,所以朋友们关注的东西我们也会关注,而且我们会希望其他合适的朋友也关注,就这么简单。
怎么影响你?先影响你的朋友,然后你就会被影响。商业上成功的关键是先影响你的3个朋友,而你会成为别人的那3个朋友之一。
我是个做互联网金融的,所以对社交并不了解,读完之后觉得获益良多,社群理论在产品功能上的应用可以更多的去尝试,它或许会带来更多惊喜。我正在想怎么应用在贷款类app中,虽然这似乎很困难——谈钱伤朋友。
恩,我会尽快把第二本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