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们的翻译是从p128-p134,这周的开始是Alice崛起的开始,不再是随波逐流而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尽管中间并不一帆风顺,但是只要是自己选的路,正确的路,就不该知难而退,不是吗?特别喜欢书中这一段她说的:“From the moment i fell down that rabbit hole . i've been told what must do and who i must be . i ve been shrunk , stretched , scratched . and stuffed into a teapot . i ve been accused of being Alice and of not being Alice but this is my dream ! i will decide where it goes from here”有力量,也是我心中想表达的。读到如此共鸣的地方,好幸福。
接上周的理论知识:(复制)
论许渊冲翻译的“三美”(2)
2.“三美”论是我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在扬弃中的继承和发展
在许先生诸多的文章中,尽管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他从来都没有使用过“翻译的革命”之类的句子。在他的著述中,他多次引用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直译”和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神似”,等等。在有人认为他提出的“优势竞赛论”是要战胜出发语文化,从而进行批评时,许渊冲说:“至于文化交流的宗旨,到底是为交流而交流,还是为了双方都能得到提高呢?我认为应该是提高。”竞赛的目的并不是要“战胜出发语的文化”。可见,他本人并无意于打倒什么,重建什么。我们可以认为,“三美”论正是在他认真学习和研究了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扬弃而来的继承和发展。在谈到严复的“信、达、雅”时,许先生说:“根据我自己的翻译实践,我认为严复的‘信、达、雅’到了今天,可以解释为‘忠实于原文的内容,通顺的译文形式,发挥译语的优势’。”在谈到鲁迅的“直译”时,许先生说:“我把‘直译’理解成忠实原文内容放到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第三位……”他又说,当后两者没有矛盾的时候,“直译”就是“意译”,当两者有矛盾的时候,“就可以有程度不同的直译和意译”。其实,在读过诸多许先生的译作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先生的翻译思想中,并无一定的法则,不去计较学术的派别,他的目标只在于使译文更“美”,让更多的读者“乐”。
3.结语
综上所述,许渊冲的“三美”论是在他对前辈和同代的翻译家的理论和作品的研习中得到启发,在自己多年丰富的翻译实践中得到完善的翻译理论。“三美”论将此前的诸多翻译理论具体化,成为一个在翻译实践中可操作的标准。对“意、音、形”三美的严格要求和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让我们看到这个理论和历史上与当今存在的众多翻译理论是并行不悖的,其主旨完全在于求“信”而致“达、雅”,以“音、形”相似而求“神似”,以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而入“化境”。“三美”论绝不是横空出世的“革命”,它是对我国传统翻译思想在扬弃中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