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记得刚读大学、刚谈恋爱、刚失恋的时候,总会看到这样的话:爱一个人,七分为上,剩下三分给自己。我,从来没有做到过。
在一次失恋的重创之后,我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先全心全意地爱自己,然后再有所保留的爱别人。
但是,经过我这只资深小白鼠的试验,最终发现,在恋爱之前或者失恋之后,为自己定下的规则根本不可能在恋情中严格遵守。
周围的很多朋友会问我多次类似这样的问题:
在爱情中付出,你不会觉得累吗?
你不怕有一天你的付出根本没有回报吗?
你不怕心疼吗?为什么你会越挫越勇?
……
说实话,疼要疼得彻底,爱也要爱的彻底。这世界上最扯的两句话:第一,我想我再也不会像爱你一样去爱别人了,第二,我们只是酒后乱性。我们先说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后面再好好谈。
如果真的有人能做到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去爱另一个人,那我只能用可悲来形容对这件事的看法。
首先,不管你和另一半因为什么理由分开,都不应该拿过去式当未来式用,因为不值得。最简单地解释不值得的例子就是,你父母会因为你的一次调皮捣蛋、考试不及格就再也不把你视若珍宝了吗?记着,真爱都不舍分开。
是真爱却生离死别的故事有没有?有太多了。因为一些无法逾越的鸿沟,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分道扬镳、阴阳相隔的故事,感人至深。但是,聪明人和真爱过并且和平分手的人,都会带着对方的祝福和自己的幸福,继续走前方的路,而不是自暴自弃。
另一种分开原因,不是性格不合,而是遇人不淑。因为这一次的遇人不淑,就不会再爱了或者不会再努力去爱了,这就是典型的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人生和自己将来另一半的人生。一石三鸟?不,一颗老鼠屎坏完这锅汤又被倒进了另一锅里。
你们根本不知道,我说这些话无异于啪啪打脸,还是那种掌掴不停的节奏。因为,我从前就说过类似的话。
不是所有的姑娘都如此,但是我想一定有人跟我“志同道合”——自身安全感不足,如果能投入到一段恋情中,那绝对是百分之百信任对方。随着一段恋爱的开始,我会慢慢想跟对方结婚,然后把自己之前规划的人生几乎全盘推翻,开始把男友规划进我的人生里。
觉得愚蠢吗?是的,我曾经这么愚蠢过,而且我知道,还有很多女孩正在这样愚蠢着。
梁文道先生在书中写道:
人在被创造时本是完整的同体生物,后被分成两半,孤独的一半流落在世上,永远追寻那与自己完美相合的另一半。爱情是对自己完满的追求,而其基础是核心性的匮乏。
我只是非常同意,“爱情是对自己完满的追求”,也就是说即便你遇到了无比契合的另一半,TA却不是真的“另一半”。放进现实里来论证显得更容易一点:遇到好的另一半,你能保持独立,会促进你们的感情;遇到坏的另一半,你能保持独立,无异于拥有了“我离开你照样活得人模人样”的能力。
另一层,即便我遇过渣男,打过“败仗”,可我不是很同意一味地指责对方的做法。老祖宗早就跟我们说过“以人为镜”的道理,其实另一半是众多镜子中被擦得最干净、照得最透彻的一面,是的,你的伴侣就是你的镜子。我能理解分手后恨不得把对方花式吊打得那种痛恨感,但是事过境迁,反观自省,你说对方虚荣、虚伪,你何尝又不是一个骨子里满是这类气质的人,你说对方贪玩、花心、劈腿,当初对方不是正用的这点小“坏”把你搞得神魂颠倒吗?
这个道理可以推广到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当有一天遇到挫折,经历失败,你不是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地怨天尤人,而是反观自省,说明,你真的长大成人了。
所以,爱到几分才合适?
没有人能给你答案、帮你控制好分量,这根本就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和他是什么样的人,你们在一起又各自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曾经在一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我写下这段负能量的话:
无爱才能所向披靡。 不然,有人是你的软肋,你的小心翼翼,你的畏畏缩缩,你的迷失的自我。 只有无爱,我就不怕跟你嬉笑怒骂、不怕与你两目相对,不怕有一天你离我而去。所谓迷人的气质,是我就是我自己,我用我自己的节奏过自己的生活,无比爱自己。 无爱,是我最强大的武器。
每个人都有喝多了说胡话的时候,就像每个人都有低落了散播消极情绪的时候。但是,我们也知道酒后吐真言,是不是消极的时候能看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潜意识呢?
即便我头头是道地跟大家分享这些关于“爱”的话题,可是我是不是潜意识里还是没能接受一段新的恋情,或者说,我不太相信自己是会遇见真爱,幸福地生活呢?
相信我,即便如此,我也一直在反观自省、调整自己,我不是任何人的导师,我希望你也不要相信有什么情感导师,说白了,那是心理医生而已。就算真的有情感导师,请你相信,TA也只是用自己的血泪经历在同你诉说。
我是充满善意的,不希望别人再走一次我走过的老路、再经历一次我受过的伤痛,但是那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人能代替你。你若听从,可能对困难绕道而行,你若固执如我,头破血流也要翻过南墙。都没关系,你的人生,只能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