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婚原来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早在一千多年前都玩过了!
唐初有个诗人叫王绩,生性散漫,爱好喝酒,他这个人很有才,却不愿意做官,整天闲云野鹤般,在深山老林独自生活。
有一天,他看到双宿双栖的鸟儿,寂寞之心油然而生。何不写诗征婚呢?王绩说干就干,大笔一挥,一首《山中叙志》跃然纸上。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
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
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
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
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
这首诗也叫《未婚山中叙志》,意思是说,我这山里啥都没有,唯风声、琴声、月色和美酒。希望结一段像梁鸿孟光那样举案齐眉的姻缘。
据说后来,王绩真的征婚成功了,他的妻子不仅厨艺了得,更是和他一样,爱酒如命,二人时常花前月下对饮。
真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还能有佳人相伴,对酒当歌。这一生,值了!
王绩这个诗人很特殊,无论是什么版本的《唐诗三百首》,他都排名第一,而且他有有个侄孙子,叫王勃,就是写《滕王阁序》爆红的那个。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王绩的诗摆脱了宫体诗的枷锁,给唐初诗界带来了新风向吧!
南北朝时期,盛行宫体诗,写诗的多是些王公贵族,诗的内容也都是些高大上的宫廷生活,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不接地气,又太注重铺陈。
所以,别看唐诗如今这么辉煌,要破除宫体诗的陋习可是折腾了好一阵子。
就这样,一直到了到了唐朝,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下,国局逐渐稳定下来,国势也开始繁荣昌盛。
酒足饭饱之余,大家又开始写诗。李世民这个人吧,特别有反抗精神,都说宫体诗不好,那咱就一改前风,带领唐诗走向新世界!
说干就干,他在宫里摆饭局要写诗,在外面打仗要写诗,路过家乡要写诗,看海要写诗,望山要写诗,下雨了要写诗,下雪了要写诗,给桃树写诗,给柳树写诗,还给大臣们赠诗…
为此,他还专门聘请了18位文坛高手,组成了“写诗俱乐部”,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许敬宗等,时不时就请这些高手来点评一下。
那么,李世民这么勤奋,到底写了多少诗呢?据说整个贞观年间的宫廷诗坛,还是他写诗最多,留下来的诗歌有近百首。
不过,李世民在写诗这方面,除了勤奋,真的是一无所长了。还有人曾给他的诗写了八字评语:“远逊汉武,近输曹公”。就是说,比起汉武帝,曹丕来都差太远了。为什么李世民的诗这么不受待见呢?
主要还是因为,他倡导破除宫体诗,却又一直在践行宫体诗,写来写去还是脱离不了宫体诗的桎梏。
说了这么久的宫体诗,那么到底什么是宫体诗呢?下面我们以李世民的一首《望雪》为证: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这首诗,乍一看,很美,读完却一点印象都没有,全是一些华丽词语的堆砌。难怪李世民在急切需求新风尚的唐诗界得不到认可了,换作我一个外行人,也不爱读这些没有真情实感的诗啊!
说完了李世民,我们再来说说,为何王绩的诗能排在《唐诗三百首》的第一章。
王绩和李世民最大的不同,就是目标明确,他不爱那些华丽辞藻堆砌的“宫体诗”,偏爱写那些小清新“田园诗”。
这一点和“五柳先生”陶渊明很是相像,而王绩也曾因为了喝酒才做官,被人称为“五斗先生”。比起后来的孟浩然和王维,王绩才应该是陶渊明田园诗的第一践行人!
王绩有一首《野望》,读起来很有味道。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意思很简单,
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远望,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回来了,猎人也带着猎物往家赶。路过的人与我都不相识,我只能高歌一曲来寄托我无处安放的隐士情怀。
读完这首诗,一副田园暮归图就映入了我的脑海。尤其是那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和他的侄孙子王勃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意境上很是相似。
难怪,王绩能稳坐一楼沙发,这诗风正是百年难遇的“清新自然”!
后来,王绩和他的知音妻子双双归隐了,预感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他也像陶渊明创作《自祭文》一样,给自己写了墓志铭,然后就阖然长逝了。
王绩的一生到此为此,可他的文学成就却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