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向内的道路:意识与客体的区别
(续)
作为一个视角,小我的活动或进程,既不是一个错误,也不是一个问题。然而,作为一个实体,它就是一个问题了,因为相信“我们的本性位于身体中,并被限制在身体中”,快乐、自由和平静会随之而失去,因为在对我们自身本质性的、不可化简的存在的认知中,快乐、自由和平静是其内在所固有的。
因此,有限之心或小我,不仅仅是“我”念的概念化。即使在婴儿开始发展“将体验概念化”的能力之前,他(她)就是从局限于身体的视角来认知其体验的。也就是说,婴儿认知其体验的角度是表面自我,它似乎位于身体中,并共享着身体的局限性。小我或独立自我的这种出现,是儿童期发育的自然且基本的部分。这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身份逐步建立起来,如果不能正确地终结它,就会在后来的生活中导致心理问题。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她)会开始概念化自身,认为他(她)是一个生活在身体中的实体,作为身体而存在,而所有的客体和他人被概念化为与其自我相关,也是该自我不可避免的对应物。如此,个人化进程变成了个人化实体。作为进程的小我,被作为实体的小我所替代。
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是青少年的时候,我们会建立一种作为个体身心的自我感,一个独立的体验主体,与事物、他人和我们的环境有着一种健康的联系。到了成年,我们的信念和感受,即:我们自身基本的、不可化简的要素——觉知的体验或觉知本身,被认同为身体,因此,共享身体的局限性和命运,于是,信念将变得很好确立。
换言之,“觉知是暂时的和有限的”这一信念在早期就被灌输到儿童身上,并成为一种基本假设,在其成熟到成年时,这种假设支撑并影响其随后的思想、情感、活动和关系。
***
作为实体的独立自我或小我的发展,其影响因素是,自我与所有客体和他人之间的逐步区分,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其结果是,我们作为独立个体的传统自我感(或自我意识)。在健康的文化中,小我的这种发展会被视作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但属于发展中的过渡阶段,随着个体的成熟,这个阶段会过去。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中,个人化进程被误认为是独立实体,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所有进一步的发展都是基于这个认知,即:我们自己是独立的、个人化的自我或小我。
尽管在我们的文化中,超越小我的可能性大体上是未知的,但大多数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作为一个固化实体的小我,代表着我们基本身份之上的一种不必要且不受欢迎的局限性,因此,小我是我们痛苦的起因,而其后果体现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冲突。“小我”一词在通常的说法中暗示着贬义,这一事实泄露了这种直觉。
在印度的不二论·吠檀多传统中,区分真我与非我的进程被指代为“不是这,不是这(neti,neti)”,一个梵文词语,译为“既不是这,也不是那”。这等同于西方神秘主义中的“否定之道(via negativa)”,在其中,实相被描述为“不是什么”,而非“是什么”。虽然婴儿成长为年轻人,可以被认为是年轻人在生命早期经历的最初的、本能的“否定”进程,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成年人有意识的努力。
在儿童期,“否定”进程的早期阶段,逐渐将一个正在认知的自我从被认知客体、他人或世界中区分出来,最终的信念和感觉是:我们本质上是身和心的综合体。我们相信并感觉到,心存在于身体中,更具体地说,存在于大脑中,大脑被认为是想法发生的地方,它通过感官向外看,去体验这个世界,世界被认为是与心分离并独立于心的,由心本身之外的东西构成,即物质。
这一信念是我们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唯物主义范式不是建立在对物质本身的认识之上的,而是对我们自身基本信念的反映,即:我们是暂时的、有限的、生活在身体中的心,并作为身体而存在。外在世界的表面真实性是内在自我信念的必然结果。当我们考虑自己的时候,我们也在认知世界。
“否定之道”,在婴儿期自然地开启,在成年期,在灵性道路上有意识地发展。通过“否定之道”,觉知的存在性和原初性被确立,其结果是认识到:我们本质上是觉知本身。婴儿期的自然、本能进程,与成年期的进程是一样的,前者是:发育中的孩子将自己的身心与其母亲和世界区分开来,后者是:将觉知与身心区分开来。
事实上,从其自身的角度来看,觉知从未与身体的局限性相混合;仅仅从心的角度才看似如此。不过对于心来说,所存在的一切都是觉知。心是觉知之本身自由采取的有限形式或活动,以便认知客体化体验。在否定的进程中,心引领其自身达到这样的认知:那用来认知及体验的认知本身——纯粹的觉知——并没有与其所认知或觉知的客体所混合或受它们所限。在否定的进程中,觉知不再用其自身的活动遮蔽它自己,并为对其自身本质的认知——永恒且无限——铺平道路,正如认识到“屏幕并不共享电影中任何人物的限制或命运”,为认识屏幕的本质铺平了道路一样。
在其原本状态中,觉知没有客体化属性,因为任何客体化都有形式,任何有形式的东西都是被认知物;它不会去认知。觉知是所有客体化知识和体验的非客体化认知者,即:它是纯粹的认知或意识。由于没有形式,觉知可以说是空的,即:没有客体化内容。它是所有事物的见证,但它本身不是认知或体验的对象。
觉知是所有客体化体验的见证,这一发现部分地将它从身体的局限性中解脱出来,但作为身体,它似乎被锁定在身体里,并不是完全的解脱。“我是觉知或意识本身”这一发现,并不是所谓的开悟或觉醒,尽管在当代非二元性领悟的表述中,常常被误认为是这样。
在领悟的这个阶段,虽然觉知不再仅仅与身心相认同,但它似乎仍然被锁定和限制。因此,它似乎仍然是短暂和有限的,这两种信念导致了对死亡的恐惧和缺乏感,表面上的独立自我或有限之心围绕这两种信念旋转。为了将觉知从所有叠加的信念和感受中完全解脱出来,需要进一步研究觉知(或意识)本身的本性(或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