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又看过1974年版的影片,对于这件谋杀案,已经知道答案,关注点就到了过程。
说实话,这部片子的角色真是够多的,除开第一场戏的三位神职人员、警察和小孩外,影片中的十五个人都是关键人物——十二个凶手,一个被害人,一个侦探,一个股东,在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里,认全都难,我又没有波洛的超强大脑,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别,对于很多漏洞又不能准确识别,所以整理案件线索就是跟着波洛连奔带跑。
波洛是靠哪几点推断集体谋杀的?我看出来的有几点,如同波洛依靠问与答,让集体谋杀事件渐渐浮出水面,我也暂且依样画葫芦,在问与答中让事件渐渐清晰。欢迎各位观众提出不同意见。
烧过的纸片上还原出来的字。这是将雷切特与黛西绑架谋杀案连接起来的关键点。这个点,在波洛的大脑里,就像船定了一个锚,东西南北中,定了位。
各位乘客的证词,在哪几个点被波洛怀疑?
俄国德拉戈米罗夫公主的证词。这位俄国公主由朱迪·丹奇出演,比1974年版的公主好过很多,自带气场。公主与阿姆斯特朗一家交往甚密,却对阿姆斯特朗一家各人的信息讳莫如深,不仅不记得那小女儿丈夫的名字,而且也故意说错其国籍,不透露司机的信息,保姆的信息……虽与其高傲的公主形象相符,但还是让波洛先生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公主在说谎。
公主女仆的厨艺。普通中国观众会不理解影片中的很多点,这就是其中之一。按道理来说,贴身女仆施密特小姐,公主是不可能知道其厨艺的,但是波洛这个美食狂用惊人的直觉,认为施密特小姐的厨艺很好,所以引诱出施密特小姐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服侍过的夫人都说我厨艺不错。”波洛由此判断,这个女仆,至少不是真正的女仆,应该是个厨娘——女仆在说谎。
地理知识。波洛与德贝汉小姐第一次见面时,德贝汉说出自己的家庭教师身份,对学生的地理知识要求很严。后来,波洛与伯爵夫人谈话时,碰巧伯爵夫人说出老师对地理知识要求很高。这又是一个点,让波洛抛出了第二根线。
德贝汉小姐与上尉在船上说的话,碰巧被波洛听到,而波洛在问德贝汉小姐时,被德贝汉小姐极力否认,然后又拒不说出这句话的意思。虽然最后上尉来解围,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毕竟成为了波洛心中的一个疑点——德贝汉小姐和上尉都有说谎嫌疑。
雷切特半夜里对列车员米歇尔的回复“我做了个噩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我觉得导演没有处理好。抛开普通中国观众不能理解法语不说。当时雷切特房间里的回答是用法语,“只知道几个法语单词的人可不会说这复杂的句子”(原著中说),所以这句话应该是一位比较懂法语的人回答的。
雷切特先生会不会法语呢?影片中没有交待,但在原著中有交待,秘书麦奎因曾对波洛说:“我只是对他(雷切特)有用——语言翻译什么的。你知道,只会说一口流利的美国话而不会别的语言,不一定能走运。”“我们到处旅行。雷切特先生想环游世界,可语言不通,于是我更像是个旅游团的导游而不是秘书。”
推测雷切特的死亡时间,这句法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对死亡时间产生了怀疑。
当波洛怀疑了这个证据后,继而想到怀表可以作伪。没有一个人睡觉时会把怀表放在口袋里,而且怀表上的时间是可以调整的。
为什么要调整怀表时间?这与房间里的法语回答属于同一功能,都是为了确认雷切特的死亡时间。
因为如果将这个时间确定为雷切特的死亡时间,那么所有人都能提供不在场证据。波洛开始也是陷在这个困局里,所以当他明白这个时间不对后,案情逐渐清晰起来。
凶手是怎么离开雷切特房间的?
雷切特的房间门锁着,而且有铰链。那么能逃走的通道只能是经过相邻的哈巴特太太的房间,这点可以通过哈巴特太太说的“有个男人在我房间里”来证实。
那哈巴特太太为什么睡前没有锁好那个门呢?这点在影片里好像没有很好的讲述,在小说里也有细述——哈巴特太太当时并没有亲自确认门是否锁好,而是奥尔松小姐代为回答。
哈巴特太太对波洛说,因为化妆包挂在门把手上,所以看不到门是否确实锁好了。(插销和门把手的位置,单号包厢与双号包厢不一样,这个团队在谋杀前的演练时,是双号包厢,所以确实看不到。但是哈巴特太太最后住的是单号包厢,可以确认是否锁好。)这点也成为了案件中的一个破绽,被波洛识破——哈巴特太太在撒谎。
为什么都在撒谎?
这让波洛不得不重新解读所有的破绽,开始构建自己的认识,并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推断。
公主的教名。手帕的疑点一直不得解,到底是谁的手帕,肯定不是男人的,不是女佣的,绣了H首字母,但是已知的几个H女人都不说是自己的。
波洛大神探推测出是公主的。因为俄国文字中,H就是N,公主的教名首字母正是N。(这样的知识也不是普通中国观众能理解的。)
伯爵夫人的名字。夫人的名字埃琳娜·安德雷尼,由名和姓组成,姓采用的是母亲的姓氏,与母亲的艺名相去甚远,所以并不为人所知。名,则用油渍毁坏了自己护照上的名字,以及行李箱上的标签。原来的“海”变成了“埃”。海琳娜正是黛西小姨的名字。
德贝汉小姐的名字。当波洛几乎可以还原案情的时候,问了阿姆斯特朗家家庭教师的名字,回答是“弗里博迪小姐。”这个“弗里博迪”,是当时纽约最有名的一家店老板的名字,而德贝汉是另一个合伙人的名字。所以当时的回答是潜意识地说出了相似的真相。
还有一个很大的疑点,在冬季,那辆东方快车上本不应该有那么多人,但是怎么一夜之间,好像世界各地的人都在东方快车上集中了,以至于波洛先生和布克先生都觉得太奇怪了。这也进一步地证实了波洛的看法——所有人都是有联系的。
十二个人的说法,也再一次强化了这个看法。一个陪审团由“十二”个人组成,死者身上的“十二”刀,火车上的“十二”个不能排除嫌疑的人。
其实关于这部影片,可以问的问题还有很多。
如果没有那张燃烧过的纸片?
这是最关键的,12个人的身份都或多或少地经过了伪装,如果波洛不能还原那张纸片上的字,雷切特就永远以雷切特的名义消逝了,谁也不会把他和黛西绑架谋杀案联系在一起。
如果火车没有停下来?
那波洛就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去侦查,到了下一个车站,进进出出几个人,那么,穿猩红色龙纹图案的女人也好,穿列车员制服的小个子也好,都可以“趁机”下车。——天衣无缝的设计。
如果这辆火车上没有波洛这个世界著名的侦探?
那个年代,应该还没有指纹识别技术吧,也没有网络搜索技术,在那样的环境里也没有案卷可查,没有图片可对照,所以最强大脑成为了最顶级的判案工具。
如果被害人不是作恶多端的谋杀者,波洛一定会向警方坦承案情的吧。
如果被害人还是雷切特,而不是12个人集体作案,只是一个人,波洛是否会选择坦承案情?
剧本中没有那么多如果,所以结局只有一种。
既然剧本写的都是假的,而且剧情的结局早已知晓,为什么还要一看再看?
或许是,正义与法律,理智与情感,这个话题永远值得讨论。
对我来说,是抱着看德普的心思进了影院,本认定他是波洛,没想到却是在四分之一处就挂掉的雷切特。没有了德普,反倒集中起精神看其他所有的演员。
烧脑的推理,精致的场景,超赞的摄影,精彩的演绎,《东方列车谋杀案》可以称得上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