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和一位朋友讨论一个话题——找老婆,要找个长相非常漂亮的?还是找个长相一般的?这不是脑筋急转弯,没有例如:“我想找个喜欢我的,或者我喜欢的”这类抛开问题的答案。两者必选其一。
我的观点是:老婆是要在一起过日子的,漂亮管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找老婆又不是找情人,找个一般的就行,稳稳当当的又安全。非常漂亮的女人是个男人就喜欢,难免有人垂涎,难免不放心啊。
朋友的观点是:找老婆当然要找越漂亮的越好,这样也是给自己一个动力。老婆漂亮被别人抢了只能说明你自己没能力。如果你可以给老婆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健康的婚姻。自己身体又没问题、又不缺物质生活的话,那么你何必担心她会被别人抢走呢?这是种自信,相信自己是他最好的丈夫、最佳的选择!
这让我想起了两段故事:
1.蒋介石娶了一位漂亮、有气质的女人,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2.武大郎也娶了一位漂亮、有气质的女人,却遭来杀身之祸。
也许,这件事从来都不是女人漂亮不漂亮的问题,与男人有没有这个自信和能力有关,与自身的价值观和选择更加相关。
反过来,对于女人来说也是一样。挑选另一半时,是要找一个现在没有钱,但是很有前途的人?还是找一个现在就很有钱的人?
许多人认为,要“先苦后甜”,找有前途的潜力股。和丈夫共同努力和打拼,等有了钱以后丈夫才不容易对不起自己;而如果一开始就找一个有钱的男人,自己人老珠黄了以后,他可能会拿钱出去寻欢作乐,冷落甚至抛弃自己。许多嫁入豪门的女人最后不都是这个下场?
其实,丈夫未来会怎么对自己,跟他有没有钱哪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问题出在哪?可能还是在女人自己身上多一些吧。
这件事引发了我更深一层的思考,是关于人生选择方面的话题:人生就应该“先苦后甜”吗?为什么一定要“先苦”呢?不可以选择“先甜”吗?
因为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许多中国的老年人有一种习惯:菜吃不完剩下后,会用保鲜膜包好存在冰箱里,留着下一顿再吃。但是下一顿只吃剩菜又不够,还要做一个新菜。新菜吃不完剩下了,又用保鲜膜包好放到冰箱里,下顿饭接着再吃……如此下去,每顿饭都在吃剩菜。
同样的道理,别人送了家里一箱苹果,留着不舍得吃。后来打开要吃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已经开始烂了。把烂的部分削掉,新鲜的部分似乎还是可以吃。于是为了节省,他们会开始吃这种经过处理后的烂苹果。可当这些烂苹果吃完以后,那些原来新鲜的又会烂掉。于是,他们继续拿出烂苹果开始吃。最后,这一箱苹果吃完后,发现自己一直都在吃烂苹果,没吃过一个完整新鲜的苹果。
我有个朋友,他现在早已经财务自由。小时候,他母亲总是教给孩子们吃木瓜的时候要先吃尾部再吃头部。从尾部吃到头部,这样先吃的部分不甜,但是最后吃到的是甜的。
而他通常是先吃完头部那部分甜的以后,后面的就不吃了。好处是什么呢?他会尝到好几个木瓜,会知道这里面哪个是最甜的。他把最甜的那个木瓜里面的种子保留下来以后种下。所以,虽然他只吃了一部分木瓜就把后面的丢掉,看起来有些浪费。但是他后来得到了一个木瓜园,有一大堆最甜的木瓜树和几千粒最甜的木瓜。他依然可以每天吃木瓜只咬前面那最甜的一口。
而别人呢?只会从尾吃到头,一次吃一个。看似节省,却不知道哪个木瓜最甜。而且吃完不会保留种子,永远不去想怎么种木瓜,还以为木瓜这种水果本来就应该是没什么味道的。
古往今来,中国全社会都在宣扬“先苦后甜”是人间正道,及时享乐是罪大恶极。“先苦后甜”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传统思维。
比如,钱钟书在《围城》中说:“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但生活不是“套公式”,别人给了我们一套“先苦后甜”的“公式”,我们就一定要按照这个公式来解题吗?
《曹冲称象》的故事人所皆知,曹冲在大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想出用石头装船的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令大人们对曹冲的聪明才智大加赞赏!在学校老师和课本上“套公式”的讲解下,许多人至今也非常敬佩他。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用石头称象的方式真的就是最好的吗?
其实这个行为还是有一些愚笨的!因为曹冲在称象的时候,有很多士兵在场,让大部分的士兵们代替石头上船,当偏差在1个成年人体重的时候,再搬小部分的石头上船校准不就行了吗?况且这种方式对体重精度的要求显然没有那么高,就是全部用人来称,也理应没问题。何必要全部用石头来称?搞得士兵们需要来回搬运那些笨重的石头?耗费那么多无效的劳动呢?
先苦还是先甜,是一个博弈中赢的智慧。如果用数据来表示苦和甜,苦的数值为1,甜的数值为10。先苦有两种可能性:A先苦后苦,换算成数值是1+1=2;B先苦后甜,换算成数值是1+10=11。先甜也有两种可能性:C先甜后苦,换算成数值是10+1=11;先甜后甜,换算成数值是10+10=20。D的值最大,C和B相等,A的值最小。显然,选择先甜完胜选择先苦。
没有人喜欢苦,先甜了不一定后苦,但是先苦了,那一定是有苦过。
哪个更智慧呢?
END
若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点击“喜欢”;若想获取更多好文,请点击“关注”
提供思想和方法,节省职场人的试错成本和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