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雯雨霏
【选摘】
作者:亨利·黑兹利特
本书目的:为了强调一般性的经济学原理,强调忽视这些原理会受到的惩罚。
本书主旨:分析经济生活中盛行的一些谬论。
第一部分:主旨
• 忽视那些不那么即时和不那么明显的后果,本身就是一个谬误。
•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 学会如何发现和避开那些最浅显的谬误,直至那些最艰深、最难以捉摸的谬误。
第二部分:课程的应用
• 人们总是只看到眼前所见的东西。
• “需求堵塞”谬论:需要(need),需求(demand)
• 需要并不等于需求。有效的经济需求,光有需要还不够,还必须要有相当的购买力才行。
• 人总是顾得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
• 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的努力方向;战争打破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平衡;战争改变了工业的结构。
• 需求和供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同一样东西。
• 供给会创造需求,因为归根结底供给就是需求。
• 生产力被摧毁多少,实际购买力就会被摧毁多少。
• 如果我们学会进一步去看背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不只是关注那些政府公共建设工程的直接受益者,还要同时考虑那些间接受到影响的人,我们的认识就会迥然不同。
• 整体而言,机器、技术进步、自动化、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并不会使人失去工作。
• 机器所带来的是促进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
• 培根说:“只知哲学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倒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
• 只懂一点经济学的皮毛,很容易使人的思想倒向荒谬的结论。但是,深入了解经济学,将会把人们重新带回到普通常识。
• 所谓深入了解经济学,是指去考察一项政策所产生的所有影响,而不是只关注那些即刻可见的事情。
• 看问题时,要全面地去看,不要只看片段。这就是经济科学的目标。
【思考】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任何学科都内在蕴涵艺术,经济学也不例外。艺术的价值,也许就在于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并且被时间认可。当用艺术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很多经济的行为和政策就不仅仅是看是否对当下、对部分群体有益,更多地是要考虑是否对长远、对整体的作用。
本书的主旨就是分析经济生活中盛行的一些谬论。其中不乏对人性的理解,比如“人们总是只看到眼前所见的东西”。所以经济上的一些行为会针对这一点去展开经济活动,获得利益。不过就像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很多看似眼前获得了利益,随着时间的指数级效应,会越来越显现出沉没成本的代价。因为之前的时间被用来拣芝麻了,所以没有做能创造指数级增长的事情,或者没有做好储备,以至于不断提高沉没成本。
但如果一开始就做好了储备,有时也许没有想得那么远,至少目前手上所做的一切不仅是对当下有益,也不会影响到未来,并没有以牺牲未来为代价来进行的话,这可以说是一切艺术的基本。就像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一样,时间跨度大,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博古通今,对现世依然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力。
浅尝辄止,犹如盲人摸象,唯有深入才能浅出。深入了解,因为看清了其中逻辑链之间的关系,知道来龙去脉,因而看问题能看到本质,因而能从本质延展到今后的现象,于是就可以做出预判。当不仅仅能从过去看到现在,更能从现在看到将来的时候,我们甚至就可以预判即将会产生的沉没成本,这也许是我们看到经济学艺术产生的最大价值了。
也许可以观察那些具有艺术气质的特点,留意生活中的经济学,有哪些是被可以称为艺术。
#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 175 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