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青蛇》的开场,白蛇姐妹初来人间,妖气未脱,想要模仿人间女子的模样。
两人身披雪纺纱裙轻盈飘逸,一个粉白一个青紫,都手持一把素色团扇,随风扶柳,一扭一扭在岸边学走路。
她们练习着用团扇遮住欲望,妖气减了,变成人间颔首低眉的温顺女子。
和手持折扇,谈古论今的文人不同,古时的女子是偏爱手执一柄团扇,半遮素面。
一把团扇,将东方女子的含蓄之美在扇中藏了几千年。
01
团扇,由何而来?扇子的诞生,大概在远古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季。古人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它的由来顺理成章到有些平淡无奇。
我们倒可以先来说文解字一番。“扉也。从戶,从翄聲[chì] [shēng]。”
很形象,最初的扇子,不是对称的。
另外,扇子里带一个“羽”字,因为它最初是由羽毛做成的。古时的人们会拔取雉尾,也就是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作而成的长柄扇。
纳凉用的扇子,在西汉以后开始陆续出现,逐渐从朱雀堂前飞到寻常百姓的手里,成为摇风纳凉的好玩伴。扇子发展到了唐代,几乎为人人之所必需。人们每于端午时节购买新扇,这时期出现了热闹非凡的扇市。
在宋朝之前,一切不折叠的扇子都是团扇,它是男女通吃的。
大约在宋朝,携带方便的折扇从日本流传而来,男性们转而投向便捷的折扇。团扇逐渐和女性捆绑在一起,成为古代优雅女性的标配。
02
团扇和美人之间的关系?团扇诗中,最经典的要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美人用来遮面的团扇,确实有浓郁的女性气质。
它的造型优美。秉承“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造型设计哲学的老祖宗们,积极观察周边事物,不断抽象出大自然的美好之物,将它们融入到团扇里。
从简单的方、圆造型,到六角、葵花、芭蕉、海棠、梅花,越来越多优美的样式开始出现在团扇上。
团扇小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代的扇子用“轻罗”,很薄的丝织品,小扇拿在手中轻巧异常。
团扇从纳凉的物品,到后来变为女子手中的装饰,从器物变成了一个道具。遮遮掩掩,似透不透,反而更增添了女子的风韵。
03
犹抱琵琶半遮面?古时候,结婚就有“掩扇”、“却扇”的习俗,从魏晋开始流行,到了唐朝婚娶的却扇之风盛行。团扇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红盖头。
唐朝时期,新娘出嫁当日,必须用团扇遮面,一是“遮羞”,二是“避邪”。在团扇的遮挡下,女子一步步走向夫家,走向未曾蒙面的爱情和一生未知的命运。
一柄绢纱团扇,也是歌女们进行歌舞表演必不可少的道具。歌扇舞衣,总是成对出现在古人的记录里。
“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杜甫描述过这样的场景,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轻歌画舫里烛光摇曳,歌女们在天地旷野里表演。
开始表演前,她们已经学会了用团扇遮面,来增加神秘感。“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歌女舞动的裙摆,随着云影摇曳,一把绢丝扇遮挡着歌妓的脸庞,却有歌声隐隐约约从扇后传来。
所谓风韵,正在这种朦胧与细微的表露之间。
古代女子不能在公共场合露面,出门会带一把团扇遮脸。这个习惯一直沿袭至宋代,如宋·吕渭老《豆叶黄》:“轻罗团扇掩微羞,酒满玻璃花满头。”
团扇的遮掩功能妙处在于,它并非是要遮得密不透风,不让人窥见。
蓝色“纳纱”《花蝶图》骨染雕夔龙纹柄团扇;绿色“纳纱”《花蝶图》留青竹柄团扇。
这和古时扇面所用的材料有关,它多以丝织品为主,而桑蚕丝薄薄织成的、半透明的真丝绡,就是扇面常用的材料。
团扇似掩非掩、似露非露之间的魅力,借由真丝绡,得到了最大的展现。
温庭绮在《江南曲》里写过这样的景致:“扇薄露红铅。”薄薄的罗扇虽然遮掩了面目,但隐约间露出脸上的红妆,轻易地便引起人对扇后容貌的无限遐想。
东方女性的自我约束,不露声色,藏在一把团扇里。
▽
文章自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