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次,因为一起读了一篇有关爱情的文章,引起了我和两位好友就文中观点的一些讨论。
最后,我们仨索性做了个小游戏,分别写下关于爱情的十条心得,发到三个人的小群里。彼此探讨,很是有趣。虽是好友,但终究是不同性格的人,每个人的十条心得都不尽相同。唯一重叠的观点是,要能聊得来,要有共同的爱好。
作为毕业多年的大龄青年,当下若还是孑然一身,即使自己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但总是不可免俗的成为七大姑八大姨操心的对象。
热心的叔叔阿姨们,总会通过各种途径为你拉来一异性,说着对方家庭如何好、对方如何稳定优秀。父母拉不下面子,拒绝不了别人的热情,加之也希望你赶紧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有时也会成为“拉郎配”的助力大军。于是,你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去见那些相亲对象了。
刚大学毕业时,身边的朋友也多是单身,就已经经常被安排出去相亲了,最多的一位朋友一年内相了三十多次。那会,少不更事的我们,聚在一起最爱聊的就是关于相亲的八卦了。
第一次和相亲对象见面,有的遇到直接就问女方及其家庭详细收入的,有的遇到让女方等了一小时的,有的牛逼哄哄的吹着自己家的资产有多少却连三毛是男是女都分不清,还有的遇到吃完饭送回家路上直接试图拉手的。总之,都是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我们那会嘻嘻哈哈的将这些人归类为奇葩,成为闺蜜聚会上的谈资。总觉得这人怎么可以这么没礼貌呢,那人怎么可以会吹牛呢?
大伙谁相亲的次数多了,吐槽的对象也就更多了。其实到后面也都麻木了,去和相亲对象吃个饭,也成了不过是敷衍热心介绍人的举动。爱情这东西,好像愈发显得困难重重。
后来,那位相亲最多的朋友在最后一次相亲时遇到了现在的另一半,半年的时间便结婚了。她说,其实那次见面是真没报希望,但第一眼看见就知道他是我想要的那个人。后来一聊,又很投缘,就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了。
另一个通过相亲走入婚姻的朋友,提起他们第一次会面时说,他自认为自己很正式,特意穿了件酱红色的西装,很是不合体,显得像个大叔。不过他侃侃而谈,见多识广的样子却是我喜欢的模样。
后来,终于明白,原来,所谓吐槽,你见不惯的那些个相亲对象的怪异举动,是真的不喜欢。
不是人家不好,也不是人家奇葩,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如,你喜欢吃辣,他偏偏是个甜口。你爱看书喜欢安静,他却爱喝酒泡吧。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你的世界我不懂。只是你不是我要寻的那个人。
好的感情是:
你爱旅游,我亦爱,便陪你去纵横山水之间;
你爱音乐,我亦爱,便陪你去同奏一曲;
你爱运动,我亦爱,便陪你酣畅淋漓打上一场;
你爱下棋,我亦爱,便陪你博弈一局;
你爱读书,我亦爱,便陪你买上一起买上一个大大的书柜,里面装满了我们喜爱的书本;
你爱美食,我亦爱,便陪你一同吃成个大胖子。
不用刻意因为爱这个人而去牺牲自己,委曲求全;做些自己即使非常痛苦了也做不好的事。因为在同一轨迹,所以便可轻松的达成默契的一致。彼此都活的舒服。当然,若真是没有共同爱好,不横加干预、默默支持也是同一轨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单身时,大伙常说缘分未到,什么是缘分呢?我理解的便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无论爱情或是友情,我想皆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万千世界,茫茫人海,无数次擦肩而过,如漫天繁星划遍苍穹夜空。能相遇的都是缘分,都陪你长久的,都是同一轨迹上的星辰。
陪你朝朝暮暮,
看尽花开花落。
即使在别人看来,我疯癫痴狂,
你懂便好,
别人的评价,我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