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没有Check out(总结分享)的环节不是好的工作坊,如果单纯的给大家用30秒表达感受,可能根据性格和记忆力的不同,有些人会说得漫无边际,有些则是简单一句:“感觉挺好的,下一位。”敷衍了事。
因此,我们建议在 Check out 环节设计中,引导者可以给出一定的思考框架,辅助参与者回顾过程发表有效的感受。
那 Check out 究竟可以怎么做呢?汇总了几个常见的方法,给大家参考使用:
1、从「我」出发的五感分享
每个参与者的主体角度,是最容易切入的分享内容,例如:我看见 / 我听见 / 我摸到 / 我感到 ……
2、ORID (焦点讨论法)
O - Objective
即客观事实的描述。角度可基于上述无感分享的框架扩展。例如,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到的东西。
R - Reflective
即基于事实而产生的主观感受。表达为感性层面的总结,例如情绪、心理活动等。
I - Interpretive
即对于这个过程给予我们的意义分析。例如对于这个过程的理性层面的思考,对参与者本身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启发等。
D - Decisional
行动,即基于上述思考过程之后,我们此刻希望策划的下一步行动。例如,接下来哪些行动是合适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上手即用说人话版四个步骤引导翻译:我看到 / 我感到 / 我想到 / 我准备
通过 ORID 这样把问题拆分,再扣紧话题一步步引导大家去讨论,能让每个参与者在任何环节都知道讨论的主题是什么,一旦跑题了,其他人也能把他拉回来。
3、KISS 复盘
基于整个过程本身,我们可以跟参与者一起回顾探讨,为后续迭代提供参考:
K - Keep 值得保持的点
I - Improve 需要改进的点
S - Start 可以尝试的建议
S - Stop 不能再有的不足
4、展望未来
我记得:整个过程有哪些闪光的环节。
我希望:对活动给出可参考的建议。
5、关键三点
整个过程里面的「重点」、「难点」、「卡点」。
6、多视觉
· 我视觉
今天的我关注什么/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启发。
· 他视觉
观察到队友/身边人/路人做了什么/对我有什么帮助/启发。
· 上帝视角(即第三方)
感受到什么氛围/大家一起做了什么/此刻跟一开始的时候有哪些变化。
7、A-HA moment
分享过程中最让你发出「A-HA」(喔,好棒)的时刻,特点是快速无废话,可以在时间紧迫。
8、花花、石头、天使
花花:夸夸时刻,叙述过程的亮点,体验好的部分。
石头:建议时刻,提出感受不好的地方(给出直观感受即可,不需要给建议)。
天使:对于整体 / 单点内容的建议,可以结合亮点的放大,也可以是不足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