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web应用中用户操作的所有交互,因为每个交互都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瞬间。本书列举了从用户进入页面到完成一系列操作后退出页面的30多个细微但很重要的交互,并展示出了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些看似简单但又经常被忽略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实用是本书最大的卖点。
接下来我会将书中经典的案例一一列举出来,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希望可以让本文读者快速的了解到本书的精华。
一、古藤堡图标
1、原文内容
古腾堡图表中,左上角是第一视觉落点区(POA),右下角是最终视觉落点区(TA)。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可以看到首页左上角基本都是放的LOGO和重要提示,而右下角则是为了让用户做出动作的内容,比方说购买、操作、注册等。
古腾堡图表
2、读后感
在一个页面上,人的眼睛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移动的,基于这个特点才有了古腾堡图表。在web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实例。
网易交友类web应用花田的个人主页,就遵循了这样的布局。左上角是个人资料,用户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的信息,右下角是客户端下载,是为了让用户进行下载的操作。
我们常见的注册页面,基本都是这样的布局:左上角是LOGO和产品简介,右下角是登录和注册信息。看似简单的页面,实际上也有其如此布局的道理。
即便如此,基于产品的特性,并不是所有的web应用都遵循此规则,有的站点的登录信息是放在右上角的,有的站点重要的信息是放在头部的,所以这样的准则并不是通用的,不能一概而论!根据产品的特性合理的布局才是王道。
二、导航设计
1、原文内容
导航是用户浏览网站最重要的向导,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这用户对网站的印象。导航设计遵循几个原则:合理布局、清晰展示、主动引导。合理布局,用户的操作动作有不同分类,一个分类应该分在一个组里,而不是大杂烩的展示在一起。清晰展示,分类后好如何更好的展示给用户,如果是下拉菜单,是鼠标滑过的时候展示还是点击的时候。用户操作,每个人都想当指挥,所以在在导航文案设计上可以考虑动词,比方说新建、管理、设计等。
清晰合理的导航设计
2、读后感
对于web产品来说,导航是用户接触网站的第一步,清晰明了的导航设计可以让用户乐在其中。
豆瓣的导航分为社区、读书等,而每个一级导航下还有二级导航,其它的信息放在更多,点击更多后显示出来。这里有几个问题,豆瓣二级导航并不清晰,友邻广播、我的豆瓣和小组小站,各自的定义不清晰,如果是新用户,很难理解小站和小组的区别。另外,鼠标滑过更多后出现信息和点击后,哪个更方便些。
除了web产品,客户端的导航设计也同样重要,我们拿word2007版来说,菜单栏包括了开始、插入、页面布局等,其字样上运用了动词,比方说插入、审阅等,这样会让用户有种主人翁的感觉。
三、链接展示
1、原文内容
从一个长的一模一样的链接列表转变成一个有层次关系的链接列表,其过程采用了一种叫做环境提示的手段,文字从大到小,从深到浅,让用户体会到哪个链接是网站想让你看到的,也是最重要的。
修改前的链接列表
修改后的链接列表
2、读后感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web应用中都有链接列表,而且它们的展示方式都比较单一。芒丁的近期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按照时间进行排序的,而现在给用户的感觉是权重相同,其实它们的权重一样吗?很明显第一篇的权重要高。所以如果采用上述方式,其第一篇的点击量会不会更高些呢!
四、标签云
1、原文内容
标签云,很帅的一个东西,一大堆标签按照它的权重(包括点击量、时间、关注度等)显示出不同的大小、颜色等,是标签列表的升级版。
修改前
修改后
帅,确实很帅,但是用户会理解吗?除非是迫不得已,最好不要让用户去学习新的东西,因为他会想,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甚至颜色还不一样,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悲剧了。所以在引用这个很帅很潮的东西之前,你最好想清楚用户会不会买账。书中讲到,用户如果是暂时进入,浏览资讯的话,就直接是列表显示,如果是用户在其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而且是专业类的站点,可以引用标签云。
2、读后感
我记得第一次见标签云是在同行的名片上,写着N个标签,然后大小颜色都不同,第一感觉就是好帅!在web应用中,标签云随处可见。
新浪微博中个人信息的修改,自己可以为自己添加标签。这里是以行的形式展示的,并不是真正的标签云。
下面是真正的标签云,每个标签的大小颜色都有区别,热度越高,字体越大,颜色越深。另外,在应用市场的应用推荐、百度影音客户端的默认页面的信
息都是以标签云的形式展示的。在应用标签云的时候,要考虑到用户的学习成本、标签的定义等。
五、页面标记
1、原文内容
“呀!怎么不对?”我们在有些网站上进行操作的时候时常会这么想,为什么我输入的东西无效,为什么会有错误提示。页面提示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重要。
修改前
修改后
注意到变化了吗?在每个字段后面都跟着一句解释,用户ID长什么样子,用户可以依葫芦画瓢,很快的完成操作。
2、读后感
友好的提示可以减少用户操作过程中的犯错次数,降低用户因此而离开的几率。
如图所示,在密码、昵称后面都有相关提示,密码的要求、昵称的要求。
有的站点是在获得焦点后提示用户此字段应该输入什么。
六、自动输入
1、原文内容
在搜索引擎中,当用户输入一个词后,系统会推荐相关的搜索词供用户选择,这个瞬间,很爽,这是一种Poka-yoke机制。如下图,当用户输入Ad的时候,搜索框会出现相关的搜索词。
确实很爽,但是世事总有两面性,这种机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用户会放弃自己本来想输入的关键词而改用系统推荐的,同时有些推荐词可能并不是用户想要的。
2、读后感
Web应用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这个机制。
登录过程中,系统记录的用户曾经输入的登录邮箱:文本框获得焦点后,系统出现用户的一系列邮箱供用户选择,这一点做的非常好。
这里有一点,有的站点会记录登录邮箱对应的密码,方便吧!但也有安全隐患,如果非本人的话就悲剧了! 再来看看度娘:
七、页面分页
1、原文内容
分页看似简单,但如果细细的品味,里面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推敲的!先看看下面几个分页状态的变化。
好的分页交互应该要考虑以下几点:当前页面页数为不可点状态、当前页面页数要特殊的标识出来、首页的左向箭头为不可点状态或没有、末页的右向箭头为不可点状态或没有、页数字体要够大、显示出此页面一共有的页数,中间可以用省略号代替。
最的比较好的比方说百度的分页:
2、读后感
我们可以先看下几个网站的分页设计:
55步的分页设计,这里的问题:1、当前页面还是可点状态。2、前后箭头和页数字体不够大,很难点到。
中国移动CTC的分页,设计上没有问题,而且多了个跳转到N页的交互,你觉得它有用吗?我觉得没用,多此一举!用户会在这个框里输入个13,然后点击转到吗?除非是非常了解他想要找的内容在哪一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