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愿意相信小孩不会撒谎。
舆论总是一边倒要么两个极端。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的枪通常并不握在他们手上,枪口也未必总是指向正确的方向。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全身上下所有细胞都在挣扎。沉默,愤怒,谴责,心疼。最后那双眼睛甚至让人心颤,哭的原因不是心疼卢卡斯,而是心疼我们自己俗不可耐的本身。
我们都愿意相信小孩不会撒谎
作者|一四小姐
全人类所有父母最伟大的爱大概就表达在这几句话:我相信我的孩子;没人比我更清楚我的孩子;我的小孩不会撒谎。再加上“完全”“绝对”“无条件”这些词简直就不能再感人了……
是啊,大人都愿意相信小孩不会撒谎,因为他们潜意识就认为小孩不能撒谎。仔细看看,我用的是“愿意相信”,这是种意愿,跟真相无关。但恰恰相反,他们经常撒谎。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一向想象力丰富,对所有事物都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真无邪,表里如一,不擅伪装。我们也知道小孩一向喜恶全写脸上,态度十分鲜明,更是十分善变,喜欢的人和事物可能下一秒因为某个原因就变得很厌恶。而这时候很多大人都会认为是小孩子的天性,解释为“小孩子不懂事”,而选择忽略这些变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导致。
舆论总是一边倒要么两个极端
剧中的小女孩克拉拉,父母虽然婚姻生活没有问题但家庭教育上是有缺陷的,尤其是在孩子教育上缺乏关注和引导。作为孩子的老师又是克拉拉爸爸的至交,卢卡斯对孩子的关爱程度甚至要超越小孩的父母。因而才有故事的导火线,克拉拉向卢卡斯献吻示爱的早熟体现,遭到卢卡斯的微笑温柔拒绝,却没想到这演变成了一起不可控的事件。克拉拉为了报复撒了一个谎,向园长胡编乱造了卢卡斯对她进行一些成年人行为,也就是院长所谓的性侵。
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谴责那个幼儿园园长,因为她凭着善良的“小孩子不会撒谎”的主观意识,武断地给一个人贴上了侮辱性的标签,看上去确实是一件很愚蠢的事。但我们换位想想,当一个孩子告诉你她被老师性侵时,你真的会决绝地单纯地认定是孩子开玩笑而已吗?我们说她残忍,但当你发现熟悉的人是一个变态的时候,你又怎么去对他同情和关怀?但问题就是,她没有资格对卢卡斯的行为进行判断,而且甚至都没有半点疑虑没有丝毫试图去了解事件本身的挣扎就当机立断给一个人下定义。
然而,我们可能每个人都在做着院长做的事。院长就是这个社会千千万万局外人的缩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视着卢卡斯,像一个道德的裁判者站在文明的高度宣判别人的罪证,仿佛自己就是在拯救道德,拯救弱者,而关键是,她没有举证,她根本无证可聚。当你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永远不会发现事实的真相,因为真相从来跟道德无关。
小女孩的一个谎,却毁了卢卡斯的人生。卢卡斯工作丢了,至交断绝来往,本来已经破碎的家庭更是让他丢了作为一个父亲本该有的尊严,在家里遭袭击,爱犬芳妮被杀,去超市被禁,甚至据理力争的时候被暴力驱逐……所有人都带着冷眼旁待。卢卡斯咆哮,他一无所有,因为一个谎。在教堂的这一段,唱着神圣的歌,纯洁的画面,卢卡斯用眼泪宣泄,用他的眼睛回应所有无厘头的偏见,他心里一定歇斯底里无数遍咆哮。
我们都愿意相信小孩不会撒谎。
舆论总是一边倒要么两个极端。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的枪通常并不握在他们手上,枪口也未必总是指向正确的方向。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全身上下所有细胞都在挣扎。沉默,愤怒,谴责,心疼。最后那双眼睛甚至让人心颤,哭的原因不是心疼卢卡斯,而是心疼我们自己俗不可耐的本身。
我们都愿意相信小孩不会撒谎作者|一四小姐
全人类所有父母最伟大的爱大概就表达在这几句话:我相信我的孩子;没人比我更清楚我的孩子;我的小孩不会撒谎。再加上“完全”“绝对”“无条件”这些词简直就不能再感人了……
是啊,大人都愿意相信小孩不会撒谎,因为他们潜意识就认为小孩不能撒谎。仔细看看,我用的是“愿意相信”,这是种意愿,跟真相无关。但恰恰相反,他们经常撒谎。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一向想象力丰富,对所有事物都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真无邪,表里如一,不擅伪装。我们也知道小孩一向喜恶全写脸上,态度十分鲜明,更是十分善变,喜欢的人和事物可能下一秒因为某个原因就变得很厌恶。而这时候很多大人都会认为是小孩子的天性,解释为“小孩子不懂事”,而选择忽略这些变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导致。
舆论总是一边倒要么两个极端作者|一四小姐
剧中的小女孩克拉拉,父母虽然婚姻生活没有问题但家庭教育上是有缺陷的,尤其是在孩子教育上缺乏关注和引导。作为孩子的老师又是克拉拉爸爸的至交,卢卡斯对孩子的关爱程度甚至要超越小孩的父母。因而才有故事的导火线,克拉拉向卢卡斯献吻示爱的早熟体现,遭到卢卡斯的微笑温柔拒绝,却没想到这演变成了一起不可控的事件。克拉拉为了报复撒了一个谎,向园长胡编乱造了卢卡斯对她进行一些成年人行为,也就是院长所谓的性侵。
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谴责那个幼儿园园长,因为她凭着善良的“小孩子不会撒谎”的主观意识,武断地给一个人贴上了侮辱性的标签,看上去确实是一件很愚蠢的事。但我们换位想想,当一个孩子告诉你她被老师性侵时,你真的会决绝地单纯地认定是孩子开玩笑而已吗?我们说她残忍,但当你发现熟悉的人是一个变态的时候,你又怎么去对他同情和关怀?但问题就是,她没有资格对卢卡斯的行为进行判断,而且甚至都没有半点疑虑没有丝毫试图去了解事件本身的挣扎就当机立断给一个人下定义。
然而,我们可能每个人都在做着院长做的事。院长就是这个社会千千万万局外人的缩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视着卢卡斯,像一个道德的裁判者站在文明的高度宣判别人的罪证,仿佛自己就是在拯救道德,拯救弱者,而关键是,她没有举证,她根本无证可聚。当你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永远不会发现事实的真相,因为真相从来跟道德无关。
小女孩的一个谎,却毁了卢卡斯的人生。卢卡斯工作丢了,至交断绝来往,本来已经破碎的家庭更是让他丢了作为一个父亲本该有的尊严,在家里遭袭击,爱犬芳妮被杀,去超市被禁,甚至据理力争的时候被暴力驱逐……所有人都带着冷眼旁待。卢卡斯咆哮,他一无所有,因为一个谎。在教堂的这一段,唱着神圣的歌,纯洁的画面,卢卡斯用眼泪宣泄,用他的眼睛回应所有无厘头的偏见,他心里一定歇斯底里无数遍咆哮。
再想想每次发生公共事件时义愤填膺的民众,谁真正接触了事件本身?谁真正关心并了解事实真相?民众更关心的是事件有没有朝他们所想象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真相。于是,他们用善良来表达对当事人的愤怒、谴责以及唾弃,却丝毫不在乎舆论压力会不会影响到当事人。
舆论把你高高捧起,舆论也能杀了你
娱乐琐事
陈赫事件,爱情公寓带来的他的无数铁粉在丑闻曝光时纷纷告白“粘粉”,为什么?因为事态没有朝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一直以为的好男人“贱人曾”一下子形象变成人渣、出轨渣男。民众有谁考虑过真相会不会另有蹊跷?难道婚姻是一个人的事?他说过他是好男人?没有吧?那他出轨就一定是单方对婚姻不贞?谁知道。我只知道所谓铁粉也可以一秒变成仇视,对当事人的信任荡然无存,这种粉,的确一吹即散。这是舆论一边倒。
王宝强事件,很戏剧性也很讽刺。民众先是一边倒,各种心疼王宝强,继而各种没完没了的爆料,借钱打官司?财产被卷走?家暴?王宝强也有小三?马蓉带小孩逛超市当妈很称职?舆论由一边倒向王宝强,再来了大逆转对王宝强进行攻击,最后变成两边极端。事实的真相难道民众有人能说上?没有。每爆一个料就是真相。
我不在乎真相,因为真相局外人根本没人知道,但我不愿用主观意志去对一个人指手画脚,如果我用我的善良站在道德的高线上去对一个人的行为作判断,很可能我的善良正在杀死一个人。
日本有部让人很震撼的电影,影名叫《狼狈》,又叫《整容天后》。呃,内容不适合未成年观看,肤浅点看像色情片,深入去看就是绝大多数人所说的整容对一个人的身心的侵蚀。社会走在一种病态的发展趋势中,有多少人是娱乐圈的牺牲品, 这个我们没有办法定论,也不能做过多评论。 但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于我自身我看到的认为它真正的深度在于,一个女星在娱乐圈的生存。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你可能也觉得全片围绕着整容如果腐蚀这个社会的无数个莉莉子。
但真正让我震撼的是影片最后莉莉子在无数媒体面前拿起剪刀往自己眼睛里插的那一幕,荧幕静止了几秒,仿佛全世界都被这一幕感到窒息,时间仿佛都停止下来。而几秒后,无数台摄像机疯狂闪屏,像是对着一个百年一见的艺术品,那一刻感觉全世界都在炫耀自己是第一个记录下艺术品的人,迫不及待想展示,全世界只剩无数急促争先恐后的“咔嚓声”。而咔嚓声之后,就像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莉莉子这个人一样,曾经就是全世界的莉莉子,就几秒,从被高高挂起摔得片甲不留。这就真正令人窒息吧?
这就是舆论的力量,群众主观意志的直接抹杀。很可怕。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的枪通常并不握在他们手上,枪口也未必总是指向正确的方向。
再说回卢卡斯,大人应该深思的不止孩子撒谎这件事。
小孩子撒谎,而大人们更愿意相信“小孩子不会撒谎”的信仰。甚至更可笑的是,当小孩子说出真相,大人们往往更加坚信谎言。
然而更可怕的是,现实中大人们就算真真正正知道真相后,绝大多数大人会用“童言无忌”这样的话轻描淡写地给了整个事件做结论。“童言无忌”,小孩子永远能被原谅,但大人自身是不是值得反思?教育缺陷?认知局限?主观意志的诱导?小孩犯错,大人往往错得更讽刺。
最终,卢卡斯得到澄清卢卡斯,我们以为故事大圆满收尾。世界一度抛弃了他,但他最终选择重新接纳这个世界。温特伯格用温馨和谐的画面,把丹麦渲染得令人泛醉,这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而这一切都只是错觉。
直到影片最后,狩猎中的卢卡斯在森林中再次遭遇冷枪的袭击,剧终荧幕定格在了他的瞳孔,仿佛又一无所有,意味深长。
我无意去探究那个开枪的人究竟是谁,因为开枪的可能是任何人。被枪口瞄准的也未必只是卢卡斯,可能是你,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任何人。我们都可能被猎杀,我们也都可能正在杀人。
很多时候,洗了白,也再也白不回来。
因为黑过,就算被黑,也只能认栽,洗白也永远留了个污渍,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被怀疑过,说明不够信任,既然不够信任,那你是非黑白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任何说服力,因为被黑了不是别人。 最可怕的是别人用他们以为的善良将枪口瞄准他们以为的邪恶的方向,他们以为他们很善良,却用他们的善良杀了一个真正善良的人……
道德最可怕的是被道德屠杀,道德最可悲的是借着道德毁别人道德,道德最可恨的是自信并且盲目追随乌合之众的道德。孩子的[阴暗面]不可忽略,小孩子无意“杀人”,杀人的往往是舆论,来自大人。
每个人都应该有个道德法庭,这个法庭应该用来监督自己,而不是审判他人。
很推荐这部电影,影片取名《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