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当时已经考过了托福和GRE,所以对于创办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就从出国考试开始做起,还有市场的需求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为了出国考GRE和托福的,后来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俞敏洪本人在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得了肺结核住院一年,在这一年没事干的他,一边读书一边背诵英语单词,到大学毕业他已经掌握了2万个英语单词,而这正是考GRE和托福必须要掌握的词汇量,在加上毕业后在北大教书,考入北大的都是各个学校的精英,所以对于考过这两个证的俞敏洪来说,直至离开北大都对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都很自信。
离开北大创建培训班时“俞敏洪”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影响力,没有几个人认识他,所以不像在北大教书一样带着北大的光环,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为自己宣传,到处演讲,由于讲课风格幽默加上对出国考试前期研究的比较透,第一场演讲在中关村二小的操场上进行,当时就来了100多。除了不断进行的讲座还开展了一系列免费的活动,包括为学生录制磁带,免费提供出国咨询,还经常坐在报名处和学生闲聊甚至请他们吃夜宵,一来二去逐渐吸引不少的学生,慢慢的出现这种现象,譬如刚开始班级20个学生,等到这个班结束的时候就变成了40个,这也是后来新东方以大班授课的原因,老师不够,学生不断增加,还有这些学生都是一些各个名校的优秀学生,他们赶比超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最后在大班的模式下更能激发学习热情。由于当时是允许免费插班听课的,学生们之间不断的介绍学生来听免费的课,听着听着他们就把费用交上了,最终这些客户成了品牌的宣传人。
随着培训班的不断增加,俞敏洪开始聘请老师,但是在俞敏洪眼里市场上出现的这些老师讲课的水平不是那么高,于是就开始培养自己认为合格的老师,后来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成为了外语培训界的佼佼者。俞敏洪当时给老师的工资要比其他培训班给的高,大班模式可以省去更多的费用,所以大班教学模式依然成了新东方的一个标志,甚至在报名的时候俞敏洪明确告诉他们没桌子没椅子可能会站到门口听课,但是这些学生仍然说没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教学相长的热烈气氛。
俞敏洪起初是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全能的老师,听说读写都有自己来完成教授所有的课,除了数学逻辑,当时抱着培养老师的目的所以总是让自己把每门课都备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俞敏洪当时发现如果这门课自己不会教,这个老师就会觉得自己特别重要学校离不开他,所以就会要求加薪,当时新东方给老师的工资已经是市场标准的一倍了,所以这种“造反”的现象一定不能让领头人因为技术(教学)的欠缺而形成。当然唯一的一个数学逻辑老师确实“造反”了,所以后来俞敏洪吸取教训,不再只让一位老师负责一门课了,每门课配上2到3个老师,让他们之间形成“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