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里,王猛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一直是被别人仰视的“学霸”。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内心的深深地痛苦,以及和父母的决裂:12年来,他不曾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最开始看到这样的标题,就对这样不忠不孝的子女只是唾弃,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你这么大,你却变成了一只“白眼狼”,在你有能力报答父母的时候,你却无情地抛弃了他们,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看后觉得深深地寒心啊!
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肆意操控”。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并发给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当我看完他写的这篇长文后,我的观念就被完全颠覆了,原来他对父母的恨也是有道理的,他的父母有这样的结局也都是自找的!
王猛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操控到什么程度呢?无论生活、学习、思想,都无微不至,以至于王猛连鸡蛋都不会剥。这让王猛成了亲友邻居嘲讽的对象。听过一个老师讲的故事,有次老师给一个孩子一只煮好了的鸡蛋,过了一会儿,孩子说“老师,你给我的这个鸡蛋和我平时吃的鸡蛋长的模样不一样啊!怎么这么硬,嚼不动啊!”老师差点被晕倒,原来,学生从来没有剥过鸡蛋,到他手里的鸡蛋都是剥好了的,直接可以入口。看来,这世上是真的有不会剥鸡蛋的孩子。
再继续看下去,发现王猛与父母决裂的理由与金钱无关,而是:从小到大,父母都在“肆意操控”他,却没有给他应得的父母之爱、父母之保护,他虽有父母实际上是“情感的孤儿”,意思就是情感上他是父母双亡的。
这世界上有太多的父母,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对孩子好,却从来不管孩子是不是想要,孩子是不是痛苦。正如那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我明明喜欢吃苹果,可你非要给我一筐梨,还要口口声声质问我为什么不感动,不明白我对你的好?
其实,我们对待孩子也常常有这样的错误啊!放假了,我每天把自己的嘴巴放在女儿的耳旁,叫她赶紧做作业,每一刻每一分都需要要看见她正在努力做作业。如果她没有按照我的意图来,而是开开心心地玩儿,我就会勃然大怒,给她上课。这种控制欲也真的是太强烈了。
仿佛自己没有当过学生,仿佛自己从来就没有做过差等生,仿佛自己一直都是那么勤奋,夜以继日的学习。其实,自己小学的时候天天逃课,一个人睡在球场的板凳上面,晒着太阳,享受悠闲自在的时光,回家也从来不做作业,第二天被老师罚站,总是可以在教室的某个角落看到我像松树一样笔直的身影,还对奶奶他们炫耀自己丰功伟绩。总是被老师责骂、被父母罚跪、打骂。当年我只是一个差生啊!
而女儿在小学就是班长,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阅读了大量书籍,学习成绩也是挺不错的,到了中学,即使玩玩打打,成绩也是全年级出类拔萃的。然而,我却对她总是不满意,总是要她按照我的意志不停学习。在她病了,疲惫不堪的时候,还让她上课、上补习班,要她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轻伤不下火线”。当她和同学们出去玩儿的时候,就担心她又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看来,我只是想控制她的时间,让她放弃所有的爱好去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实,我这样做有用吗?越是这样,孩子越是厌倦。疲劳战术、题海战术等等都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不如让孩子自己醒悟,等她从内心发现需要学习、喜欢学习了,这才有内生动力,这才能够发挥他自己的能动性去认真学习。学习原本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大包大揽,想他按照你的意愿行事,最后还反而招致孩子对你的怨恨。
王猛虽然成才了,却不认父母了,他虽然身体没有大恙,但心理已经出现问题。如果我们并不想把孩子培养成他这样的人,并不想反目成仇,让孩子义无反顾地和我们断绝来往,那么就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控制欲,要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努力让他活得开心、学得开心!学习原本就是愉快的事情,为什么你一定要让他感觉痛苦呢?
过度关爱、肆意操控孩子最终你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最终反而会让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甚至还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