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经济欣欣向荣,人才辈出,优秀的企业层出不穷。《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名单,中国企业的数量每年都在刷新;而活跃于市场上的企业家群星闪耀,他们带领经营的企业如日中天,正在中国乃至世界商业舞台上舞动着他们的长袖,展示着他们的矫健的舞姿。阿里巴巴,华为,海尔,腾讯,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马云,任正非,张瑞敏,马化腾,每一个人都意气风发,尽管他们往往表现的很低调。
这些企业,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如果我们掌握了他们成功的诀窍,按部就班地照着做,是不是我们也可以成功?
据研究,这些企业家,他们具有的共同特征,就是积极求变。无论是老牌企业华为、海尔,还是新兴企业腾讯、阿里,它们都是在转型和迭代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就以华为为例,很多人会问:在我们这些局外人的眼里,华为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清华管理学院宁向东教授认为,华为是一个快速赶路、不断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公司,不断以自己的奋斗精神,来满足用户价值主张的公司。
现在,华为是中国企业的神,很多企业家都以去过华为参观为荣。事实是,任正非误打误撞,进入到通信行业。而华为走到今天,成为一家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靠的是什么?华为自己的总结是“以奋斗者为本,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其深层的逻辑,靠的就是不断地学习、迭代、变革。
华为从最开始就是一家学习型组织。按照任正非先生的说法,他80年代从退伍走向打工,又因打工不顺利而走向创业。是“无知无畏”让他踩上了一条“不归路”。开始,他认为通信市场是非常巨大的,随便做点什么都会有机会。但进去之后,才知道“通信市场是如此之狭窄,技术要求非常严苛,竞争又非常之激烈”。这三句比喻的话,是任正非的原话。所以,如果不是靠一种“从泥坑中爬出来的都是圣人”的精神,华为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现在,大家讲述华为早期历史的时候,都是用“任正非1987年集资21000元,创立了华为公司,然后带领着几十个年轻人,研制出了自己的交换机”,这样短短的几句话一笔带过。其实,华为最初只是交换机的代理公司,是因为所代理的产品供不应求,客户想买到产品而得不到,华为也差点被人家当成一家骗子公司,它才开始决定自己做交换机的。
你无法想象华为的起点之低,最初就是几个大学生一手拿着教科书,一手在设计产品。华为早期搞万门交换机,但没有人见过万门交换机。华为一路走过来,全是靠不停地看、不停地想、不停地问。
任正非写过很多文章,其中有一篇题目是《我最痛恨聪明人》。这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讲“削足适履”的道理。任正非说:我们引进了一双美国新鞋,刚穿总会夹脚。我们一时又不知如何使它变成中国布鞋。如果我们把美国鞋开几个洞,那么这样的管理体系我们也不敢用。因此,在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削足适履。这段话是很有哲学意味的,充满了辩证法。削足适履,在中国的哲学里是贬义的,而在华为初期的成长之路上 ,却又是非做不可的。
任正非和很多企业家不同的地方,就是“真佛只讲家常话”。在很多企业里,领导者的思想是很超前的,一个人的思想跑得很远,但大家都跟不上。大家对于领导人都有高深莫测的感觉,觉得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在华为,很多特别复杂的逻辑,最后都被总结为一些格言般的口诀,比如“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一旦总结成为这样的东西,这种指导原则就很容易融入千千万万人的具体工作之中,成为指导性法则。
华为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管理流程上的IPD改革、财经线上的IFS改革,以及内部治理体系的改革。如果没有这些改革,华为是没有办法达到今天这个业务体量的,就算达到了,也无法支撑这个体量。华为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开始的时候用一种“削足适履”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学,但是,到了优化阶段之后,又开始非常有华为特色的改进,兵无常形,招无定法。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来,中国出现了一批像华为、阿里这样的企业。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位像任正非一样的企业家,回头看他们走过的路,懂得坚持、善于变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质。而且,这些企业家至今依然没有停歇,还在变革。比如,海尔集团,在人单合一的理念基础上,进行着小微组织体系的变革,试图进一步激发出企业的活力。这种生生不息的变革精神,特别令人尊敬。
因此,伟大企业成功的密码,就是:懂得坚持,善于变革。做到了不一定成功,但做不到一定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