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月野大兔,美好的星期天又来了~
今天,月野大兔想要跟大家分享一本超级赞的好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连比尔盖茨都对它赞不绝口:
“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可以说,这是你2020年必读之书,一定不可错过。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春日明晃晃的阳光从窗户里透进来,照在纸上,照在文字上,照在电脑上……工作已经完成,没有约会,也不想看手机、看视频,那一刻的我有一点点闲散,于是坐在书桌前,打开了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还没读几页,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
3百页,6小时46分钟,一口气读完。
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字中,被主人公的坚强所打动,她的脆弱也是我的脆弱,她的波动也是我的起伏。
当主人公在书中说到“当我们试图以爱的名义控制和改变他人,这种爱就变味了。这并非爱的真谛,你爱别人就无条件地爱,交还给你所爱的人自我选择的权利”时,我禁不住想起那个在爱情中控制欲极强的自己,那个迷茫与害怕的自己,那个与父母对抗的自己。
读完后两天,我还沉浸在故事里,沉浸在它对我的生活的投射里。我觉得有必要分享这本书,给所有在受教育这条路上蹒跚前行、在自我否定与重建中间寻找自由的你们。
01
《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是美国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所写的一本纪实。她用平淡的笔触,真实地回顾了自己的童年,那里没有读书声,没有成群结队的玩伴,有的是只是起重机的轰鸣、成堆的废铜烂铁以及父亲顽固的意志控制,以及施虐成狂的哥哥。
父亲经营一座垃圾废料场,母亲是草药师兼助产士。从小她就在父亲的废料场帮忙干活,或是跟随母亲制作酊剂和精油。他们一家与世隔绝,相信世界末日终将到来,每天都在囤积物资,为世界末日的来临做生存准备。
他们生病、受伤从不就医,孩子们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明,但令这个家最与众不同的是:孩子们不去上学。仅因父亲的奇怪信念:学校是洗脑,送子女上学便是将他们交给恶魔。
除了塔拉的父亲,塔拉的哥哥肖恩是另一个可怕的存在。
肖恩的性格是扭曲的,他似乎遗传了父亲的精神病基因,暴力倾向很严重,经常家暴弟弟妹妹。
他对最小的妹妹塔拉既疼爱又憎恨——他会在父亲逼塔拉操作危险机械时跟父亲对峙,会在父母拒绝给塔拉学费时偷偷给她钱,会在重伤垂危时心心念念想见到塔拉,但他也会为了各种小事殴打塔拉。
而随着年龄和眼界的增长,塔拉对暴力的抗拒渐渐超过了兄妹之爱。她的反抗最终导致了跟肖恩的决裂,肖恩多次威胁要杀了她。
最令塔拉难过的是,母亲明明知道她所受的所有委屈,却选择无视与沉默……虽然说我们原生家庭并不是如此极端,但我相信在塔拉的故事里,我们还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是穿不完的兄弟姐妹们不要的破衣服;是家里中人人可以撒气的“出气筒”;更是听不完的“废物”,“这点小事儿都干不好”,“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家庭”、“家人”原本应该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存在,但有些时候,带给我们最大伤害的,却也偏偏是他们。
塔拉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小时候不被允许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发誓一定要远离废料场!她的世界才发生了变化。正如哥哥泰勒对她说的“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
02
泰勒,塔拉的三哥,与家里众多的孩子格格不入,他喜静,爱看书,喜欢分类、标记、整理。
他选择离开巴克峰,去上大学,去追寻书本里的知识,并在重逢时看到塔拉被肖恩拽着头发拖着走后,说服塔拉通过教育救赎自己的人生。
“是时候离开了,塔拉,你待得越久,离开的可能性就越小。”
“对你来说,这儿是最糟糕的地方,去我去的地方吧,去上大学。”
泰勒的话为塔拉播下一颗好奇的种子:废料场沉闷而危险,家之外是否有一个可以救赎自己的不同的世界?
于是,十七岁的塔拉第一次有了方向,为了走向更外面的世界,她在替父亲工作的间歇偷偷自学,准备大学入学考试。几个月的努力之后,她收获了一个奇迹:大学入学通知书。
当塔拉第一次走进真正的课堂才全然接触到这个陌生的世界。
摆脱无知的道路并不容易,凭借毅力和信念,塔拉不仅从不及格生成为全优生,还获得了去剑桥大学交换的机会,继而在那里攻读硕士,又成为哈佛大学访学者,最后获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教育让塔拉一步一步重塑自己的人生,更令她鼓起勇气去打开生命的无限可能。
塔拉在接受《福布斯杂志》访谈时,对于教育的内涵做了深刻的阐述:“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
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在书的后记中,塔拉也说:“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03
在大多数人看来,塔拉已经获得了巨大的个人成就,她应该感到无比幸福。
的确,在剑桥读博士的日子里,她拥有了一群新朋友,他们成了她新的家人。塔拉的学术能力也得到了教授的认可,与 17岁之前的她相比,如今的塔拉已经摆脱了家庭的束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塔拉却一直放不下对家的牵挂。虽然她深知家人无法改变,但她也做不到抛弃家庭。
塔拉自己说:“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
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忠于家庭?忠于自己?
在家庭和自己之间,塔拉被迫选择了忠于自己。之前的她总是犹豫不决,一直对家庭抱有希望。但最后,她终于可以放手了。
想起她那句话:“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应该这一句,就足够解释全书的主题“羁绊”与“自由”之间的战争,而人心就是它们之间的战场,就像现实生活一样,战争不断的摧毁,又重建。放置于人心中,那就是自我人格的否认与重塑,这也是“成长”与“原生环境”之间的巨大矛盾。
塔拉的成长故事很励志,然而不只是一个励志故事,最打动人心的是塔拉的勇气,敢于做自己的勇气,她也曾经懦弱、妥协、自卑、迷茫、斗争,最后接纳了自己,去转变,分享自己的故事,不因为自己没有上过学而自卑与苦恼。
其实谁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很大,有时对于很多事情,我们都无能为力。也许你曾经历过像塔拉一样不堪回首的往事,它们让你痛,让你一人在深夜放声大哭,可是不论怎样,过去的事情,总归成了过去。
我们需要的是向前,不断向前,像塔拉一样,逃离禁锢、磋磨自己的大山,像飞鸟一样去寻求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然后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们生命中都有一座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山,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鸟一样,自由的翱翔,飞往我们自己的山。
我是月野大兔,90前,一个广漂大龄女孩,爱码字爱生活,愿意陪你一起努力,2020我们一起成长为有目标且厉害的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