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话说,“七夕”和“八卦”,还有点对仗的意思呢。
去年“七夕”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章说不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点击可阅读:被唐人恶搞的牛郎织女以及关于“七夕”的八卦今天又到“七夕”】,我还是不喜欢这俩,理由不变,所以把去年写的4条原文抄在这里:
1)牛郎拿女生衣服,趁人之危,形象猥琐油腻,织女为了要回衣服只能下嫁,作为仙女的本事不高,观念也显得落后。
2)课本里说王母娘娘拿簪子划出一条银河隔绝一对小夫妻和他们的孩子,怒气冲冲且很不人性,破坏了我对于在夜空中看银河看星星的美感,情绪分裂。
3)还说所有的喜鹊都飞去给他们搭“鹊桥”,这个画面非常恐怖,如果看过希区柯克的恐怖电影《群鸟》的话。
4)由此衍生出的“七夕”又称“乞巧节”,实际上就是女性手工劳动技能大赛,在这个领域我是学渣,且该技能原本隶属于“三从四德”中四德的第三项“妇工”一条,该价值观整体已经被淘汰了。
去年我考证了“牛女故事”的原型,是《搜神记》里一个叫“毛衣女”的故事,毛衣,指羽毛织成的衣服。
也是说有个男的趁人之危把姑娘的羽毛衣拿走了,姑娘被迫下嫁,生了仨女儿,多年后瞅准机会,还是逃跑了,还带走了三小只。
“毛衣女”的故事到了唐朝,经过“唐传奇”的脑洞大开,恶搞了很多关于织女的故事,衍生了更多臭男人YY的情节,并且去掉了生儿育女的家庭责任。
总之这个故事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尤其拿女生衣服一节,民间的演出中会演绎出二十分钟的戏份,作为最大的卖点,直接写在广告上:“有仙女洗澡”。
但是在民间十二个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里,王母娘娘都是正面人物,是织女自己要回娘家的。
还有的说牛郎欠钱不还,借了天帝二万钱当彩礼,一直赖账不还;还有的说织女恋爱脑,结婚之后不再织云锦天衣(就是我们看到的彩霞),所以遭到惩罚。
我们在教材里读到的版本,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亲手改写的。
——因为时代需要:牛郎、织女都是劳动者,被压迫阶级,王母娘娘是封建势力,残酷迫害劳动人民。
叶老师在价值观和合理性上做了很多努力:织女在天上劳作的痛苦;牛郎并没有偷织女的衣服,而是拿到后还给了她;牛郎织女在人间生活非常幸福;王母娘娘思想封建,看不得年轻人幸福,活活拆散一个美满家庭。
叶老毕竟是高手,这样颠覆之后,却与诗歌文学中的传统衔接得天衣无缝:
从汉乐府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到唐朝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以及白居易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表现的都是情情爱爱,你侬我侬,到宋朝,秦观还翻出新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么漂亮的句子,连他的老师苏轼都写不出来。
去年,我好奇的是,这两颗星星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它们在西方叫什么名字呢?“七夕”这天能看到吗?
牵牛星:天文学上称为 Altair(中文名:牛郎星),是天鹰座的主星。Altair 是银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亮星之一,距离地球约16.7光年。
织女星:天文学上称为 Vega(中文名:织女星),是天琴座的主星。Vega 是北半球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之一,距离地球约25光年。它是著名的夏季大三角之一的顶点之一。
在北半球,我们在一年之中任何一个夜晚都可以看见夏季大三角,当然,它们在夏季里最为明显,对于我们这些在中纬度地区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它不是一个星座,而是由三颗不同星座里明亮的恒星所构成的星群。
今年的问题是:这两颗星是如何命名的?因为,一定是先有星星,后有故事的,对吧?
话说七月天气开始转凉,但秋收的季节还没有到,所以是纺织娘最忙的时候,于是人们就把标志着七月到来的这颗星,与七月这个普遍的劳作关联起来,于是这颗星星就被命名为织女星。
牵牛星是在八月升上中天,八月是巡视那些祭祀天地神仙的“牺牲”的时间,所以把这颗星星与这个活动关联起来,天上便有了一颗牵牛星。
再来看这两颗星星的运行轨迹:七月的时候,织女星上升到了天顶,而牵牛星刚刚在天幕登场,在夏夜观星的人们看来,是牛郎在追赶织女。等到八月,牵牛星终于升上中天,而织女星却坠向了西方。从夏天到秋天,这俩始终一水相隔,可望而不可及,多么有CP感呀!
最后一个问题:七月七日这个时间怎么定的呢?
根据北京语言大学刘宗迪教授的考证,应该是在东汉魏晋时期。因为此前,中国官方还是用干支纪日,就是甲子日、乙丑日这样子,很难确定某个节日的具体日期。而有了序数纪日法之后,节日就多起来了,而且大家都便爱这种N&N的形式,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节。
话说,11&11,光棍节,还挺有古意呢。
好吧,虽然我还是不喜欢这对CP,但我依然喜欢夏夜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