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看到老师设计了如下的课堂教学目标。
接下来老师的教学流程为:
一、介绍《春望》和杜甫;
二、介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题目里的“歌”,就是一种体裁。
三、屏显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诗歌内容。学生读一遍,检查预习字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四、介绍七律诗与古体诗差别,重点讲述律诗的朗读节奏。以及与课文中的语句做对比。
五、介绍讲述,这首诗的背景:
公元760年,杜甫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长安、4年颠沛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全家安顿下来。此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六年。第二年秋天,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听播音员的朗读。
六、讲述诗歌的分类: 今体诗用韵都是依照平水韵,而且限于平声韵,古体诗用韵较宽 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和绝句 律诗:全首八句,每句五言的称五言律诗,每句七言的称七言律诗。 一二句称作首联, 三四句称作颔联, 五六句称作颈联, 七八句称作尾联。 绝句:全首四句,每句五言的称五言绝句,每句七言的称七言绝句。 对偶。 对偶。
七、教师与学生对译诗歌的主要内容,逐句理解。
课听到这里,着实感到有点儿着急。因为对比教师,刚刚开始在课堂上展示的教学目标,流失的太远……
王荣生说,评判一节课,好不好。“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他提出要重点关注“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在学什么”。这样的一组关联为我们的观课评教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在课堂教学的三十分钟时,与这样的一节随堂听的课程,还伴有一个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后检测。检测的题目如下:
一、结合杜甫的《春望》,说说你对“七律”特点的理解。 (5分)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自然景物描写非常多,请举出一处,并对这一处景物描写作出分析。(5分)
检测试卷的内容指向的是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指向了教师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但从试卷反馈的信息,有太多的差异。
我们在思考,当我们的目标确定比较清晰,是因为参考他人表述的方式方法,组合设计的教学流程,已经背离了原有的教学目标。
反思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老师太想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东西都教学生,教学环节的设计,没能紧扣教学目标,所以教学才会走偏……